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家长篇)
(2012-12-10 16:12:39)
标签:
健康 |
乃至于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提高身体素质,都有十分的重要意义。否则,不良的习惯形成将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现在的家长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A:“就这么一个孩子,从小让他干这干那,于心不忍。”这些家长认为只要父母能够满足孩子的要求便是爱,不能理智、健康、深层的去爱孩子。这种爱,是溺爱,是有害的。B、“现在孩子太小,等他们长大了再学也来得及。”这种看法反映出家长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如果能够抓紧时机有意识的培养,往往费力少收获大,事半功倍。相反,忽略了这点,错过了最佳年龄阶段,以后再想祢补,既困难,也费劲了。C、“孩子太小,动作慢,反而添乱,还不如自己干。”这是怕麻烦的思想,大人老是嫌孩子干的慢、干的不好,不让他们学着去干,那么,到什么时候孩子才真学会呢?“实践出智慧”,人的本领不能靠长大了自然会的,而是在大人的耐心帮助下逐步学会的,慢慢的提高,否则,孩子会从小养成依赖的习惯。因此,家教不当是主要的原因,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孩子便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全家的服务中心,不但父母围着孩子转,甚至连祖父母也是全力在为孩子效劳,在这种大人多、孩子少的特殊情况下,容易出现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从而使
现在的孩子由于父母长辈的宠爱,一切的替代,使得幼儿从小有一种依赖的思想和行为,没人喂就不肯吃饭、没人陪就不肯不敢睡,大小便后不会洗手,其实,孩子的年龄长到3岁,已经有了一定的体力,活动能力也日益增强,他们好动、好问、好模仿、好奇心强,教他们学做什么比较容易被接受,因此,家长只要耐心的引导,孩子是可以学会自己吃饭、穿衣、穿鞋、大小便、折叠小被等基本技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