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接触外星人没有危险

(2017-02-17 21:05:04)
标签:

外星人

外星飞船

科学家说

目击者

接触外星人没有危险


       一直以来,很多大众倾向于看媒体的新闻,在看到有关于外星人的信息时,现在媒体有种说法是不能向宇宙里发射我们人类的信号,恐被外星人发现,否则我们就不能自保;今天我又在腾讯上看到一则报道“科学家:向外星人发射信号或许没那么危险”!——究竟谁说的对呢?且听我一一说来!



       1,实际在互联网是很难看到真实的相关研究报道。

       2,我已经介绍过北京师范大学的相关公开课,这个公开课基本是
代表官方的意见!

       3,我已经见过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曾跟随航天大师钱学森先生一起工作的过黄志澄先生。黄老担任过中国早期载人飞船论证总体组副组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顾问,老先生对空气动力学方面了如指掌,2016年黄老邀请我为他的《空天大视野》著作写书评,并拿给他的航天界朋友们看后,高度赞赏了我站在目击外星飞船者的角度所写的书评!

        4,黄志澄先生在他的著作《航天科技与社会第四次浪潮》和《空天大视野》里多次写了有关于地外文明方面的文章,在2016年,黄老还多次在新浪微博里介绍了中国多位物理学家和宇宙化学家有关于地外文明的科普视频,其中,介绍最为详细的是著名物理学家张双南的科普文章《仰望星空如何改变世界》,内容详见我的文章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6b0bbc0102x784.html

       5,有媒体上反映霍金说我们向宇宙深空发射寻找外星人的信号,若外星人发现地球后会入侵地球。其实霍金这观点是不靠谱的!

        反对霍金的观点,大有人在!包括王思潮先生生前也持反对霍金的观点!中国著名作家吴岩说霍金:“但也不能否认,也有一些科学家的作品,囿于他们对社会的关注不够,对文学本身的特征思考不多,显得比较儿童化。我觉得霍金的小说《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就是这样。虽然他在科学领域中成绩斐然,但科幻创作上还是新人。”于此,我们只能说霍金的讲话,有如他的科幻作品!而我更想说的是,霍金是伟大的科学家,但他一生也没有近距离见过外星飞船一次,和我一个普通人的不普通的遭遇庞大飞碟事件比较起来,他非常的遗憾!

        6,依据文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语言学家,数学家周海中早年表示,如果外星人能来到地球,说明他们的文明程度远远超过我们人类。文明程度越高,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就越低!他认为担心外星人的威胁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只要是高等生命体,他们的理智决定他们必须有分寸地对待其他智慧生命体!
       无独有偶,美国天体生物学家大卫·莫里森也表示,如果一个文明能够存在数十万年,那么它的先进程度一定超过人类。这个文明一定能解决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没有必要侵略地球。他甚至认为外星人是“和平使者”且友善可爱,并风趣地说,“如果外星人来访,我会好好款待它们。”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美国天体生物学家赛思·肖斯塔克。不久前他表示,如果地球上存在一种它们无法在自己的家园获取的资源,科技发达的外星人可以选择更容易的方式获取或者制造这种资源,而不是千里迢迢来地球掠夺资源。太空旅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们没有必要侵略地球。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乔治·斯穆特眼里,“外星人威胁论”的种种担忧纯属杞人忧天!
 
           7,依据我国著名的UFO事件目击第一人——孟照国案例,奇异外星飞船被他发现后也没有遭遇不测之事!更何况我的N次近距离目击事件后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再依据南京电视台曾拍过的《谁被外星人带走》纪录片中的目击者研究生潘晓松,都没有发生什么不测之事!
 
          8,再依据国外重大UFO事件案例,均没有任何人遭遇不测和不好的现象发生!
    
             回过头来说我2015年2月8日近距离遭遇外星飞船的事件,外星飞船飞回来停在江边悬浮着不动,我更没有任何事到至今,更不要说后期我看到后还喊身边的单位工作人员一起来看了!我们都安然无恙到至今!
 
            因此!依据上面所有介绍的案例——假如外星人从飞船里走出来,或你去接触他,只要他们愿意接待你,是没有任何危险的!

 

 

http://s2/mw690/002TRVdGzy78RsKVz3321&690

http://s2/mw690/002TRVdGzy78SjY9ZuN0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