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卫填海教案

(2014-09-30 10:56:47)
标签:

教育

精卫填海教案

教学目标

1、讲说神话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2、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敢于挑战书本和传统思维,培养自主合作意识。

3、熟读课文,培养语感,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涵。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神话内涵,感受神话魅力及精卫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夸父逐日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投影一组我国古代的神话图片,让学生说说是哪些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出自《山海经》,介绍山海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神话《精卫填海》

二、整体感悟(品读神话)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0页,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各位同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自己对句子的初步理解。

2.这么快就读完了?老师找几个同学起来读一读,看看完成了老师的要求没有。点名读  

看着你们读的投入,那么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问题探讨

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

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

1、精卫鸟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2、精卫鸟是什么样的?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3、精卫鸟填海的原因?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4、精卫填海表达了她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了表达对夺去她生命的东海的愤怒。

5、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6、精卫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不畏艰险、坚持不懈、顽强不息。

7、你从这个神话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个人力量虽然微弱,但只要斗志顽强,就能取胜。

四、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干,盾牌;戚,大斧。)以舞。
                                               ——
《山海经海外西经》

1、谁来翻译一下这个精彩神话故事给大家听听?

刑天与天帝(黄帝)争夺神位宝座。二者相斗, 帝终断刑天首级,并把他葬于常羊之山。但刑天魂魄不灭,竟以乳为目,脐为口,手执干戈漫舞。

五、讲说神话

师:老师能感受到你们丰富的情感,积累的厚实,我想你们一定可以打开记忆的电脑,给大伙儿讲讲你贮存的神话

1:我讲述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中没有人行走。女娲自告奋勇来到人间,挖黄土做人。开始用手捏,觉得太慢了,于是便折断树枝蘸了泥浆就那么一甩,一串串人应运而生。那些用黄土捏成的人,便成了富人;用泥浆甩成的人,便成了穷人)
2:我想和大伙儿一起分享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尧帝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集治水能手平息水患。鲧历尽艰辛,九年不得成功,被放逐羽山而死。舜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之经验,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改围堵障疏顺导滞法,平息水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治理黄河水患的英雄

……

六、布置作业

⒈师:夸父逐日的坚持不懈,精卫填海的矢志不移,愚公移山的锲而不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众多神话形象征服自然的神力。时间车轮的飞驰速度绝不亚于夸父逐日的大步伐,一转眼人类已跨入二十一世纪,人们一边在宋祖英“越来越好”的歌声中载歌载舞,一边又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愁眉不展。你知道有那些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  

2:白色垃圾;  

3:水源污染;  

4:沙尘暴的袭击。  

……  

⒉师:人类心中永恒而伟大的神啊,你怎么就忍心让女娲辛辛苦苦造出人类生活在灾难之中呢?请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呼唤心中的神来解救灾难丛生的人类吧。

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学生交流)

1:我要建立一个海滩监测站,预测洪水的到来。  
2:我要设计一个大型的吸水管,水涨了就吸进大海的水,不漫出来。
  
3:我要衔种子洒在海边,植树造林,就不会发生洪水了。
  
4:我要驾着飞机把许多种子洒播在大地上。 ……(生联系科学,展开想象,想出了许多办法。)
  
4
.(课件2)师: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