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的报告有感
(2012-03-08 15:52:37)
标签:
教育 |
听“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及应对策略”的报告有感
周日上午有幸聆听了丁教授的关于“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的报告,受益匪浅。作为一线教师,同时又作为家长这样双重身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而丁教授的报告非常有针对性,如春风化雨般,给我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多启迪。
对于当下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写作业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丁教授从理论上、日常生活案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讲解。如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其次,要建立稳定良好的家庭关系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再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要关注儿童的感觉训练。
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中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惟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因此,小学期间,教师应注意公正公平对待学生,注重对他们的引导启发。
要根据孩子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应有专业培训的教师和专门场所,场所应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其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场所的名称可以童趣化。
健康教育可采取授课、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等方式灵活进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激发其群体向上的精神,要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