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技能之一:导入技能

标签:
教育 |
分类: 化学微格教学 |
一、什么是导入技能
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运用建立问题情景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行为,是在上课开始或进入学习新单元、新段落时教师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技能,它的目的是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
二、导入技能的功能
1.
2.
3.
4.
三、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
为了实现导入技能的功能,教师应当通过学习和教学实习等实践活动,理解和把握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即导入的最重要、应用最普遍、可分解出来和可操作的那些教学行为。
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如下:
1. 引起注意:在引入的开始阶段,教师要以简明的语言或者其他行为方式,发出信息,组织教学。要给学生较强烈的刺激,帮助学生收敛各种无关的思维活动和动作,使学生较为迅速地进入学习准备状态。
2. 激起动机: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对新知识学习的动机,是导入技能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导入技能的基本要素之一。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3. 组织指引:在集中注意和激发动机的基础上,学生将面临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习的问题。为此,在导入过程中,教师通常还要帮助学生认识新课题的教学目标,即预期通过教学,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等将产生哪些变化,并明确按怎样的程序和运用什么方法去学习。这就是导入过程的组织指引。显然有效地实施这些教学行为,能够把学生引导到目标明确、控制有序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程序之中,对理解和优化新课题的教学过程发挥定向和指导作用。
4. 建立联系:是指在导入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间联系的教学行为,能否有效地建立联系,往往是学生能否真正进入新课题学习情境的关键。
5. 进入课题:在一个完整的导入过程的结尾阶段,教师应该通过语言或者其他行为方式,使学生明确导入的结束和新课学习的开始。
四、导入方式
1.故事导入
2.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指教师运用实验或者其他教学媒体的演示,为学习新课题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维,揭示并进入新课题学习的导入方法。
如果在教学内容中新知识所需要的感性材料是学生未曾接触过的,未曾注意过的,或者新知识比较抽象,是语言不易表达清楚的,则往往可运用演示导入。
3.提问导入(检查旧课,引入新课)
联系旧知识通常是以复习、提问或做练习等教学活动为开始,提供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情境的导入方法。
如果教学内容中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旧知识具有实质性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学生可以理解、易于把握,则可以考虑用联系旧知识的方法导入。导入的关键是教师要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发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新知识的生长点,从回忆、再现这样的旧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定向思维,适时地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自然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4.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或直观导入)
直接导入是教师以简捷、明确的语言直接向学生提出学习课题和教学目标,以及学习内容的各个重要部分与教学程序,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导入方法。
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通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诱导学生进行联想,自然进入新课。
如果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一类新知识或一个新领域,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不易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程序没有适当的范例借鉴应用,或者出于简化导入过程以优化课堂教学整体过程考虑,均可选择直接导入。
5.悬念导入
五、导入技能的应用要点
1.
2.
3.
1.
2.
3.
4.
5.
|
评 |
权重 |
|||
优 |
良 |
中 |
差 |
||
1.正确地建立符合新知识教学所需要的问题情境。 |
|
|
|
|
0.2 |
2.新旧知识联系紧密,衔接适当,引入自然 |
|
|
|
|
0.2 |
3.选用的内容和方法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
|
|
|
|
0.2 |
4.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 |
|
|
|
|
0.2 |
5.富有感染力,能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 |
|
|
|
|
0.1 |
6.时间掌握紧凑,得当 |
|
|
|
|
0.1 |
补充意见: |
附:导入的方式与范例
根据青少年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讲些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的故事,避免平铺直叙,起到寓教于乐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