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验五  比较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教学研究

(2012-11-09 14:46:04)
标签:

教育

分类: 化学实验教学研讨

实验五  比较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教学研究

【实验教学研究目的】    

1.学习和探讨比较食物中维生索c含量的方法和技能。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动手实验,培养化学实验设计改进实验等探究能力。

3.通过该实验的体验,学习和训练组织中学生开展联系日常生活的学生实验的教学方法和技能。

【实验教学研究内容】

1.自选3种果品或蔬菜比较它们维生素C的含量。

2.探讨组织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实验的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研究步骤】

1.课前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案的设计  

(1)思考与讨论

维生素C有哪些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比较或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主要依据?维生素C具有什么化学特性?

碘滴定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化学原理是怎样的?如何配制一定浓度的碘液?

怎样从蔬菜和水果中提取含维生素C溶液?如何测定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2)阅读与资料收集

在明确本实验教学研究目的的基础上,阅读好本实验内容及参考资料,以及与本实验内容有关的中学教材和其他有关文献,明确实验成败关键和相应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3)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

在“思考与讨论”和“阅读与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设计如下实验研究的初步方案:比较三种果品蔬菜(自选,如西红柿、白菜、柑橘、苹果等)中维生素C的含量。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如下两点:

 注意对果蔬浸出液和待测液、滴定液配制的设计,对定量测定的设计,滴定操作的设计和滴定结果的比较设计。

 测定比较最好设计表格进行。

(4)实验教学研究方案的设计

设计组织中学生比较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案。

本实验的教学方案设计除应有学生实验各阶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外,应突出如下三方面:

课前学生对被测果品、蔬菜的准备,及有关该实验内容的资料收集,即课前准备的设计。    

课后实验成果交流讨论的设计。通过交流比较测定的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实验的成就感。

课后成果汇集的设计。    

上述两个研究方案设计于实验前与同学交流。    

2.实验研究    

(1)实验研究方案的介绍与评析    

指定同学介绍他们的方案(可由教师在审阅学生实验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定)。然后组织评析。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自我调整研究的初步方案。本次实验研究方案的评析,应重点围绕测定和比较方法的可行性,各步操作(浸出液的提取与配制、滴定液配制、滴定操作、滴定结果的比较与计算等)设计是否详尽、合理、可操作,是否有创意地进行。

(2)实验探究

学生按调整后的实验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为能够比较果品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各种食物应取等质量,稀释时加等量的水。

因维生素C容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浸出液应随配随用。

因维生素C在一定的酸碱条件下易被氧化,故应注意一定的酸碱度。

注意滴定操作终点到达时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3.实验教学研究

12位学生以说课的形式,分别介绍他们组织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案,并组织评议。评议除应注意课堂结构的完整性评议外,应重点围绕“实验教学研究方案的设计”中“应突出的三方面”进行。

根据评议的情况,各自自我完善实验教学方案。

进行实验改进。

4.实验教学研究总结

(1)教师根据本次实验研究和实验教学研究的情况进行小结,并布置新的实验教学研究任务。

(2)课后结合实验报告重点总结如下内容:

报告所比较的几种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结果;

本次实验成功的关键;

所设计的方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本次实验的最大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