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难得的化学教学机智案例

(2012-02-08 22:11:44)
标签:

教育

分类: 发表教学最佳时机文章

       【按】我的一位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刘会敏,在给一个学校代初三化学课。她在一篇博文里写道“学生给我的惊喜——‘溶解现象’教学反思”。这是来自一线教学的案例,是最有价值的和最有说服力的。

 

                学生给我的惊喜——“溶解现象”教学反思

    昨天是新学期第一节课,因有些学生没有将试卷带到学校,所以没有评讲期末试卷,直接上新课,第七章第一节,溶解现象。

    备课时,我并未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开始我的授课,而是设计了一个生活情景。

    “我”走进厨房,看到桌子上摆放一个杯子,杯中有无色透明的液体。这种液体可能是什么呢?喝了一口之后,

    假设1 没有特殊味道,没有特殊气味

    假设2 甜的

    假设3 咸的

    假设4 酸的

    假设5 辣的,闻起来有酒香

    我的初步设想是,通过这几个假设引出它们与水的关系,继而导出“溶解”、“可溶物”、“溶液”的概念,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溶液,并感受到生活中溶液的无处不在。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学生很熟悉,所以很容易作答。而且在我说完假设1和假设2后,他们不等我继续抛出余下的假设,他们自己就帮我说出了其余的可能情况。让我意外的是,他们最后还补充了假设6 摇晃后有气泡,喝一口酸甜可口的雪碧。

    在3个班级中,学生都作了同样的补充。如果说在第一个班级中,我感觉到的是惊喜和小小的震动,在另外两个班级中感受到的就是学生闪烁的思维的火花。

    别小看了这个平常无奇的“雪碧”的例子,它为下面的授课做了至少两个铺垫。

    铺垫1 它说明了一种溶液的溶质可以有多种。假设2-5中溶剂均为一种(当然是以主要成分为主看做是溶剂,不能拓展,简化处理反而更利于学生理解),而假设6的雪碧则为几种。至少有CO2H2CO3还有糖类。

    铺垫2 它是溶质中可以有气体的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假设2和假设3的溶质为固体,假设4和假设5的溶质为液体,假设6的溶质中就含有气体。以鲜活的生活实例为基础向学生全面展示溶质的范围,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这样的教学例子已经不止一次了,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能给我一些惊喜,给我一些提示,这有效地弥补了我备课过程中的遗漏,也说明学生在积极地思考,在与我紧密互动。这些都给了我无比巨大的动力,我唯有继续奋斗,扎实做好教学设计,力求做到尽可能的全面和精确,为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做出我的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