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2024-12-23 19:43:25)
标签:

清西陵

明清皇家陵寝

泰陵、慕陵、崇陵

世界文化遗产

杂谈

分类: 另一半中国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清西陵位于河北的易县,在北京的西南,从北京的六里桥客运站坐班车去易县,然后再打个车去清西陵,当天返回北京也是完全来得及的。清西陵的C位是雍正皇帝的泰陵,按照昭穆制度,雍正皇帝的陵寝应该建在顺治皇帝孝陵的右侧,但是却建在了距离清东陵两百多公里开外的地方,这段谜一般的故事还需从头讲起。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作为清西陵的首陵,火焰牌坊、五孔桥、大红门这些建筑自然都是属于泰陵的,不过由于攻略没有做好,参观泰陵的时候不得不直接从大碑亭开始。沿着宽阔的泰陵神道逐渐往前走,这也是清西陵的主神道,很快就能走到皇帝、皇后化身的龙凤门,看到小碑亭、隆恩殿和方城明楼层次分明地矗立在神道的尽头。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走过了三路五孔桥之后,便来到了泰陵的核心陵寝区,关于雍正皇帝选址永宁山另起炉灶建皇陵最广为流传的版本就是他改诏篡位,皇位得来不正,不敢和康熙顺治葬在一起。其实当年雍正皇帝为自己万年吉地选址的时候,一开始还是在东陵昌瑞山脚下进行考察,不过没有选到理想的地方,不得不扩大选址范围,最终在遵化城北的九凤朝阳山下觅得理想的风水宝地,可是在确定陵寝穴位之时竟发现土中带有砂石,因为这重大缺陷,无奈又只能放弃九凤朝阳山。于是只能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选址,最终就选择了易县永宁山下的太平峪作为陵寝的建造地,这里靠山、案山和朝山三山俱备,作为皇帝陵寝的风水之好几乎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无论雍正皇帝选址西陵的原因如何,比起如今地宫依旧还在渗水的父亲的景陵,又做了西陵的C位,雍正皇帝在为自己建陵这件事上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赢家。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参观那天正好遇到实景表演,展现了乾隆皇帝谒陵祭拜父皇的情景,犹如一场声势浩大的清宫戏。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泰陵的隆恩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接近一千平方米,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四周被汉白玉石栏杆所围绕,大殿正前方的石台上置有铜炉、铜鹤和铜鹿。隆恩殿内部是三间暖阁,暖阁中设有神龛,供奉着帝后的牌位,帝后的宝座则放置在暖阁的正前方。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穿过隆恩殿后方的琉璃花门,便来到了泰陵的方城明楼前面,意味着从泰陵的前朝进入了后寝。石五供中的香炉和烛台象征香火不灭,花瓶则象征四季鲜花常开。从琉璃花门到琉璃瓦覆盖的隆恩殿屋顶,以及那些琉璃构件拼贴的缠枝莲花图案,无一不散发着皇家的庄重和华美。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帝陵的宝顶通常用白灰、砂土和黄土掺和,层层加固夯实后再用糯米汤浇筑,提高粘合度,宝顶的大小一般跟国势兴衰联系在一起。在宝顶下面月牙城的琉璃照壁下方便是地宫的金刚墙,泰陵的地宫中除了葬有雍正皇帝和他的嫡皇后之外,还葬有一位皇贵妃,这是康熙皇帝景陵开创的先例,泰陵中葬的这位皇贵妃便是年羹尧的妹妹。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1980年4月8日,因为发现泰陵琉璃照壁下方有一个盗洞,于是决定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好在后来在发掘过程中发现盗洞并没有打进地宫,只是虚惊一场,便停止了发掘,当年为打进泰陵地宫而准备的水泥过梁如今依然放置在月牙城之中,只是泰陵的地宫究竟是啥样的就不得而知了。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从泰陵往西走不到一公里便来到了嘉庆皇帝的昌陵,昌陵并不对外开放,只能走到三路三孔桥外远望一番。嘉庆皇帝登基的第一年,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皇帝下旨,为了东、西两座陵区都香火永续,之后的皇帝必须隔代相葬,意思就是一代葬在东陵,下一代就要葬在西陵,乾隆皇帝葬在了东陵,他的儿子嘉庆皇帝就应该葬在西陵,不过这种制度很快就在嘉庆皇帝的儿子道光皇帝身上打破了。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昌陵的主人嘉庆皇帝在清朝的历史上存在感并不强,但就是这位存在感不强的皇帝,在建陵之事上走过了一段颇为曲折的道路:昌陵的建造在清朝历史上是贪腐最严重的,导致多次停工和重建。由于紧挨着雍正皇帝的泰陵,所以嘉庆皇帝也知道自己的陵寝在规制上绝不能超过泰陵,不过他动起了地下建筑的心思,根据史料记载,昌陵的地宫很可能是比照乾隆皇帝的裕陵修建的,也就是有着同样精美而繁复的佛教石雕。昌陵还有一处和其他所有清朝帝陵都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隆恩殿的地砖不是用金砖铺成,而是用更名贵的花斑石铺成。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昌陵不开放,但是和昌陵一脉的昌西陵是对外开放的。昌西陵是嘉庆皇帝第二任皇后的陵寝,也是清西陵中三座后陵之一,受到道光皇帝裁减规制和当时清政府财政情况的影响,它的规制也比较简朴,是清朝七座后陵中最小的一个。这位嘉庆皇帝的皇后在皇后和皇太后的位置上一共在位50年,几乎是和道光皇帝同时去世的,所以陵寝的修建也落在了咸丰皇帝身上。隆恩门之后便是隆恩殿,看起来虽然迷你袖珍,但是昌西陵隆恩殿的里面藻井彩画用了特别的金凤图案取代了以往常见的三朵莲花图案,色彩明艳,栩栩如生,其中的金凤是由金箔贴成,是不可多得的清代彩画精品。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琉璃花门的后面便是昌西陵的石五供和宝顶,昌西陵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陵寝部分建造了回音壁和回音石,这在中国古建筑中仅发现了两处,除了昌西陵之外还有一处便是天坛了。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其实我在清西陵参观的第一座帝陵并不是C位的泰陵,而是道光皇帝的慕陵,因为想着慕陵位于最西面,一路从最西面的慕陵参观到最东面的崇陵,不用走回头路。但是事实上如果不是自驾,这样的参观顺序非常不方便,因为清西陵的集散中心在泰陵,发往西面慕陵和东面崇陵的景区交通车都是从泰陵发车,到目的地预留时间参观完慕陵和崇陵之后再原车返回。如果直接打车到了慕陵,而从泰陵前往慕陵的游客很少,导致交通车一直不发车,在参观完慕陵后前往泰陵时就非常浪费时间。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慕陵的主人是清朝最节俭的一位皇帝,他的陵寝自然也是清朝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个。由于经历了鸦片战争,道光皇帝自认为已经无颜再为自己建立圣德神功碑亭了,于是从慕陵开始,再也看不到大碑亭了。从五孔桥开始,一路沿着没有石像生的神道很容易就经过龙凤门走到了隆恩门前。按照乾隆皇帝定下的规矩,道光皇帝的陵寝应该建在清东陵,道光皇帝也确实在清东陵的宝华峪修建了地宫并安葬了结发妻子钮祜禄氏,只不过第二年就出现了地宫渗水的重大问题,一怒之下的道光皇帝拆毁了宝华峪的所有地上地下建筑,重新在清西陵的龙泉峪选址修建了陵寝,也就是现在的慕陵,由于已经是第二次建陵了,所以又裁减了石像生,所以慕陵的神道不仅不与泰陵的神道相连,也没有了石像生。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说到道光皇帝建陵选址之事,其实在宝华峪之前,他曾经无视乾隆皇帝的谕旨,一度想在结发妻子钮祜禄氏最早安葬的位于北京西南的王佐村建陵,后来群臣上书说如果在王佐村建帝陵会迁走更多的村庄,自知理亏的道光皇帝最终才选址在清东陵的宝华峪建陵。跨过“三路三孔桥”后便来到了隆恩门前,慕陵的三路三孔桥已经变了,两侧的两座石桥变为了五孔平桥,只有中间那座还是三孔拱桥。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进入隆恩门之后便是隆恩殿,一眼之下的慕陵隆恩殿规模很小,已经从前几座清帝陵的重檐歇山顶为了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缩减为面阔三间,但是进入它的内部,却会发现外部规制缩减的部分已经成倍增加到内饰之中了:大殿内的木结构全部都是不加彩绘修饰的金丝楠木,但是用了1096条形态各异的雕龙进行装饰,精湛的工艺让人叹为观止。明清时期,金丝楠木可是皇家御用的材料,皇家以外的人用了轻则抄家,重则处死。嘉庆皇帝修建昌陵的时候已经找不到金丝楠木了,只能用松木代替,慕陵这么多金丝楠木的来源至今也是一个谜。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出了隆恩殿继续往后走,原本的琉璃花门已经被外观看起来更简朴的四柱三门的石牌坊取代,但是这座汉白玉的石牌坊比琉璃花门却更花钱。石牌坊后面便是石五供和慕陵覆盖着琉璃墙帽的宝顶,没有建方城明楼,后来道光皇帝后悔了,下谕旨暗示继位的咸丰皇帝为自己补建方城明楼,但是最终因为慕陵的结构设计和大清帝国的财政情况,最终没有补建方城明楼。道光皇帝前后建造的两座陵寝建造材料珍稀、建筑工艺精美,合计用银超过500万两,是清朝帝陵中花钱最多的。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关于慕陵的名字,值得在最后提一提:一般来说,老皇帝的陵都是由继位的新皇帝来命名,当年道光皇帝带着皇四子和皇六子,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和恭亲王来到自己的陵寝前写下“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迩,呜呼,其慕与慕也”的字句,在道光皇帝驾崩之后,咸丰皇帝反复恭读这句话,终于明白他的父亲早已想好了自己的陵名,慕陵也成为了清朝唯一的一座由皇帝生前暗定陵名的皇帝陵。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崇陵位于清西陵的最东边的金龙峪,是清西陵的最后一座帝陵,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帝陵,它是主人是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位皇帝光绪皇帝。金龙峪最早是大臣们为乾隆皇帝的二儿子永琏选择的陵址,它当时的名字还叫魏家沟,后来乾隆皇帝没有采纳,后来的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都曾经考虑过这个地方作为陵寝,同治时期还将魏家沟改名九龙峪,但最终这里却在清末再次改名为金龙峪,成为了光绪皇帝的陵址。崇陵的修建比照了惠陵的规制,也没有和泰陵的主神道相连,横跨了清朝和民国两个时代才彻底竣工。走过五孔桥,沿着神道会先后经过牌楼门、小碑亭和三路三孔桥,来到隆恩门前,门口的隆恩殿和方城明楼清楚可见,层次感分明。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崇陵的隆恩殿恢复了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顶,里面的东暖阁建有一座佛楼,上有一座佛像。暖阁中设佛楼的首创是泰东陵,也就是乾隆皇帝为生母修建的陵寝,后来成为帝陵的标配,不过只有光绪皇帝的崇陵隆恩殿,才将暖阁中的佛楼对外开放。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进入琉璃花门以后便是石五供,崇陵的石五供有点独树一帜,它在所有的明清帝陵中是独一无二的长方体形状。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崇陵也是因为被盗才开始抢救性发掘的,从方城走进地宫的途中依旧能看到那个盗洞的遗址,绕开金刚墙,打得相当之精确。崇陵和裕陵的地宫一样,四道八扇石门,每一扇门上都刻有一尊菩萨的站像,乾隆皇帝裕陵地宫中的八大菩萨都是女性,而崇陵中的八大菩萨有两座变成了带着胡须的男性。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巡礼:清西陵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