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65645323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六条壬晴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22,788
关注人气:
29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重庆】武陵山大裂谷:悠游二分之一
(2025-01-27 20:38:09)
标签:
武陵山大裂谷
重庆涪陵
杂谈
分类:
纵横西南
当我到达武陵山大裂谷景区的门口时忽然看到头一天供应商发来的短信,青天峡地缝因为落石暂时关闭,如果头天及时看到也许就没有这一次的行程了,因为景区部分关闭,就遇到了免门票的事。回去之后的第二天又收到了景区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因为索道检修,整个景区关闭,开放时间待定。看来我是踩上了幸运的尾巴,赶在最后一天走了一趟半个大裂谷。
从涪陵的高山湾客运站到武陵山乡每天有四班客运班车,早上最早一班
8:20
,从武陵山乡回来的班车最晚是
14:20
,武陵山乡到景区游客中心步行十多分钟即可。在游客中心换乘景区交通车大约半个小时就到开始徒步的检票口。
从检票口进去之后一路都是欢快的鸟叫声,很快便走到了云雾阁,那是一座新修的阁楼,对面的山叫做蟒蛇山,介绍上说像蟒蛇,不过我觉得它的褶皱更像是眼镜蛇的头部。古代巴人以蛇为图腾,蛇是他们的保护神,相传武陵山中有一条千年巨蟒,死后化作了山峰,永远守护着这方水土和百姓。
游道从一个石门中穿过,薄薄的石壁就像是鸡冠一样,也叫作鸡冠岭。鸡冠岭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直立石壁,主要成分是石灰岩,再加上喀斯特地区强烈的溶蚀作用,最终形成了这样的奇观。两山之间虽然生长着茂密的植被,但是沟谷中的裂隙清晰可见,景区的青天峡便深藏在那缝隙之中。
在鸡冠岭的下方,还有一片更薄的石壁,像是刀片一般,叫做如来神掌,从特定的角度看过去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一般。这片石壁高
200
米,厚度却只有
80
厘米,由于岩层的厚度不一,薄的部分在雨水的冲蚀下向两侧倒下,随着两侧不断被剥离,中间岩层强度较大的部分就形成了墙状的形态。
走过鸡冠岭之后就能看到前方的天门洞和天门洞索桥了,全长接近
200
米的索桥从天门洞中穿墙而过,小小的壁洞让人看不清另一侧索桥的全貌。其实在桥上能看到原来的步行游道是沿着山壁盘旋而下的,索桥倒是“截弯取直”,横跨山谷,让人体验“度索临千仞,梯山蹑半空”的惊险,当然其实一点都不惊险。
走到索桥的另一端后往回看,那是武陵山大裂谷的标准角度,天门洞所在山壁呈现出铁锈般的黄色,叫做铜墙铁壁。铜墙铁壁属于喀斯特地貌中的断层,同样像刀刃一样薄,表面光滑平整,连绵接近千米,实属罕见。山壁上还能看见贝壳类的化石镶嵌其中,诉说着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铜墙铁壁后方的鸡冠岭顶上还有一块形似乌龟的石头,叫做龟兔石。
观看铜墙铁壁最佳位置的观景台叫做风垭口,因为常年大风而得名,这里除了能看到铜墙铁壁之外,另一侧的云梦溪服务区也能看到,云梦溪服务区所在的山谷相对开阔,一块较大的台地在山谷中。过了风垭口之后,就开始慢慢下山了。
云梦溪服务区有很多小卖铺,也有观赏孔雀和小鹿的地方,是景区中唯一的休闲补给点。
下到谷底之前会路过一个古乐坊,原本是巴渝古乐器演奏和古乐舞演出之地,这组古建筑群晃眼之间有点武隆天生三桥下天福驿站的意思,不过如今只是几座人去楼空的建筑物。
峡谷底部的植被无比茂盛,最后的一段台阶基本是在密林之中走下的。沿着已经断流的河道走上一小段就是景区摆渡车站。原本摆渡车是直接拉到青天峡地缝的,现在由于暴雨落石导致地缝部分关闭,只能提前乘坐塘垭口索道返回,二分之一的武陵山大裂谷游览就这样戛然而止。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江苏】古墓丽影:探访牛首山下的南唐二陵
后一篇: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帖木儿帝国的高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