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普】精神心理科--你需要这样看诊!

(2018-03-13 14:11:42)
标签:

杂谈

  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由于其特殊性,患者的就诊也和躯体疾病有所不同。

  精神疾病多是慢性持续性病程或间断发作性病程,治疗需要更加个体化和长程化。就精神疾病而言,医生要对患者有动态的、系统的观察,才更可能给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心理问题更是如此,患者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开始可能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让治疗师了解想解决的问题以及患者的心理个性特征等,所以心理治疗也需要较长时间的随诊。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hZagicic5BNKaibc4yLG0icC4Ep6sHEBVGwdoAcN0orr3HiaCT1TWtIEtZcmvMEKtWrQ8GybWibqnUDtprm6ibJl51hW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我们建议:

1. 尽量长期跟随一个医生就诊,这样医生能动态观察病情变化,避免一个医生一个治疗方案,使治疗缺乏系统性。

2. 心理治疗开始多需要建立信任关系,不要急于求成。

3. 找一个自己信任的医生长期随诊。

4. 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每月复诊一次。

5. 如果不是长期随诊的医生,就诊前准备好既往病例资料,以供医生参考。

整体治疗的原则

  大部分精神疾病是在自身的易感素质和环境中的不良影响、生活中的应激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特别是心理应激在疾病复发中的作用尤为明显,所以单一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痊愈是不够的,只有与疾病相关知识教育、社会心理干预、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方式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这就是多年来在精神疾病治疗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整体性治疗的概念。

  整体性治疗主要面向两大群体,一方面是针对患者,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患者的家庭或主要照料者。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但系统的心理治疗同样不可忽视。心理治疗依其主要学术理论与实施要点,分为分析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人际性心理治疗等种类。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如此划分,但在实际运用时可根据需要联合采用。

  由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如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存在社会功能退缩,所以还有必要对这类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心理社会康复训练,尽可能减轻其残疾程度。

  家庭成员对患者的照顾及态度也会影响疾病的预后。所以对患者家庭的心理教育,甚至是将家庭成员纳入的家庭治疗,力求改善家庭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等,这些都将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减少复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晓鸣、边云

编辑:宣传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