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惧怕、躲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入北京回龙观医院匿名情感障碍互助会,让我们帮您疗愈心伤

(2015-12-23 09:43:47)
标签:

杂谈

  匿名情感障碍互助会,ADA(Affective Disorder Anonymous)本着开放、自愿、保密、公益、平等、尊重、包容、共赢的原则,搭建一个让更多的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携手共进、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正视疾病,并由专业医务人员提供更丰富医疗信息及心理指导,使情感障碍患者精神康复的民间互助平台。ADA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专家讲座、患者互助、自我管理
  自2015年4月26日北京回龙观医院匿名情感障碍互助会成立以来,在医患共同的努力下,自助平台不断壮大,已由原先的一个微信自助群扩展到四个微信自助群,目前在群人数近400余人。
医生感受:
  互助平台很好的拓宽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渠道,减少了因沟通不畅造成的医患摩擦。最大的感受是我的门诊病人很多,有时候比较忙,很多群里的病友习惯将病情以文档的形式提前私信给我,或者担心见到我时不知道从何说起,将要提问的问题提前私信给我,在门诊就可以有的放矢,大大节约了宝贵的就诊时间,也更好的改进了医患关系,增强了彼此的信任。
病友感受:
  每月一次的自助会成员见面会大大增进了医患、患患间感情。通过每月一次的见面,有医生的健康讲座,答疑,有患者间的相互支持,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更多的感受到亲情。通过ADA自助组织,每月一次的讲座,更好的督促患者自检,即从医生那里获得正能量,更有来自病友的感同身受和言传身教。
病友A,女,抑郁伴人格障碍
  总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苦的人,妈妈有神经衰弱,姥姥抑郁症自杀,妈妈从小的生活环境就很恶劣,对自己又很神经质,经常在家里歇斯底里喊叫。而且妈妈认为她是无病呻吟,认为没多大点事自己一天寻死觅活的,就是懒,不负责任。患者为此很痛苦,觉得家里没有一个人理解自己,为什么自己命这么苦。觉得明显的家族遗传病史,自己将来肯定治不好,无法结婚,无法要小孩。家里人既不认为她有病,也不支持她看病,说她不挣钱就知道花钱,为此很是痛苦……A的举动牵动着群里每一个人的神经,病友间的互动无不都透漏出最真挚的关心,最终A选择了回到家中,选择了来到门诊治疗……
家属&病友B,丈夫是双相患者
  丈夫抑郁时对生活了无希望,要和妻子离婚,为此很痛苦,寻求帮助。将患者及家属分别拉入了患者群和家属群。起初患者只是进来了,不说话,但在看了很长一段大家的聊天后,突然有一天一个病友有自杀倾向,他说话了,开始担心这个素未谋面的病友的安危,开始劝他不要做傻事……渐渐地,从别人的聊天中,他读懂了自己是有问题的,主动开始加医生微信,开始迈出了就医的第一步……而她的妻子也在家属群学习着如何与患者相处。有着共同经历的家属们热心的分享着自己的经验教训。
家属C,女儿双相情感障碍
  家属C,长期以来,老两口前来听ADA讲座,女儿从来不愿意来参加,也拒绝就诊。叔叔阿姨为此很头疼,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在群里求助,热心的家属为他们出谋划策,也有病友对他们设计的如何和女儿沟通前来看病的方法提出质疑及改进意见。很多病友以自己假设为老两口的女儿,以切身经历告诉他们家属也这么劝过自己,自己很反感,希望听到什么什么样的做法……在大家的帮助下,老两口学着一点点和女儿沟通,并把沟通成效与大家分享……最终,他们的女儿病一点点的改善,虽然仍未来就医,但明显情绪好转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