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天气越来越冷,在木有暖气的日子里,您是不是想喝点酒来驱散会冻成汪的日子!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您可能认为自己喝酒的时候是这样子的
但现实很有可能是这样子的 (ーー゛)
刚才有点微跑题~其实小编今天是想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身,您在喝之前,不妨先听听我们专家是怎么理解喝酒这点事的~不是吓唬您这酒喝太多真能喝出精神病来!
你可能奇怪能喝出精神病来?什麽东西有如此魔力?告诉你,是酒。你可能不信,酒是司空见惯的物质能使人患精神病?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就明白了。
牛某,男
42岁,原来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原本不喝酒的他因工作关系,应酬较多,经常陪领导吃饭、喝酒。开始并不感觉喝酒是好事。两年后已成习惯,每每在家也要饮上3—4两。由于工作努力、人缘好,被提升为公司下属一饭店的经理。有了便利条件,牛某每日饮酒,一年后发展到不饮就难受,饮了就醉的地步。每日做在办公桌前手不离酒,终日酒气熏天,脾气暴躁行为怪异,不能胜任工作。被家属、领导强迫送住院戒酒治疗,约两个月后牛某情况好转,春节回家探视。前3—4天尚可坚持不饮,到第五天不顾家人反对,再次豪饮致跌伤,造成脑出血死亡。
大量由于长期饮酒造成的各种躯体及精神疾病者,大多有着共同的饮酒经历。
从青少年起,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开始偶尔少量饮酒。初始可能并不感觉到饮酒是件多麽好的事情,如:苦辣、胃烧焖感、话多、头晕、脸红等等。随着饮酒经验不断增加对酒的耐受性随之提高,其不舒服的感觉逐渐被接受,也就习惯于饮酒了。成年工作后,由于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加之工作环境的影响,为解疲劳、为应酬、为工作、为亲朋好友,随时赴约,逐渐发展到习惯饮酒,即每日必饮,少则1—2两多则半斤不等。
酒精对身体的影响可能需要3—4年的时间才会显现
由于形成习惯,每日必饮,其酒精对身体的影响逐渐显现。首先是耐受性增加,就是原来1—2两可以起到的作用,现在可能需要3—4两才能表现出来,这是由于肝酶的作用所致。经过若干时间后,饮酒者会有一个时期的无节制饮酒阶段,就是说豪饮不醉、来者不拒。此时预示着慢性酒精中毒的开始。从经验上看,无节制饮酒阶段最多维持2—3年,此后饮酒量会逐年下降,此时依赖中毒已十分明显不饮则乏力、手抖、口齿不清、走路蹒跚、失眠纳差、烦躁不安等。小饮后则精力大增,象换了一个人似的,但维持时间不长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则再饮再消失,往复循环,致每日少量多次饮酒。此时饮酒者除躯体上发生明显变化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变化,对工作不关心、对家人无责任感,除酒以外的兴趣都明显降低,不能胜任工作,中心活动是饮酒。为饮酒可以说谎、旷工、到处借钱、赊帐,以致偷窃犯罪。由于长期饮酒对躯体的损害作用,导致脑力不足、记忆力下降、思考能力不足,智力受到影响,性功能下降,影响夫妻生活,最后造成离异。严重者出现大量精神症状、幻觉、妄想、行为障碍、焦虑抑郁等。最终导致躯体及精神残疾或死亡。
从偶尔饮酒到酒精性精神障碍短则只需2—3年
一般而言,从偶尔饮酒到习惯性饮酒到酒依赖,再到慢性酒中毒及酒精性精神障碍平均7—11年。短则2—3年,长则20—30年。其中,开始习惯性饮酒的年龄十分重要,年龄越小,其自制力差,发展越快;其次,饮酒量大,易在短期内形成酒依赖、慢性酒中毒。除酒精对心理上造成的危害外,长期饮酒还可造成躯体方面的直接损害或诱发诸多躯体疾病。如:酒精性肝炎、胃炎,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维生素B1缺乏症、银宵病、营养不良等等。
从临床上看,酒依赖、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有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笔者曾见到最小的一位自14岁在父母及同学的不良影响下开始饮酒,到19岁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躯体损害及精神病性症状,记忆、智力严重受损,丧失工作能力。
如果一定要喝,我们喝多少合适呢?
由于酒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完全禁酒简直是天方夜谈。做为医生只能告戒大家:不饮酒,少饮酒,饮酒有度,不贪杯。以50度白酒为例:男性每天不得超过100毫升(2两),女性不得超过50毫升。控制在此范围内是相对安全的,超过此量,无节制的豪饮则易形成酒依赖,产生慢性中毒,此时应该戒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