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心灵死结上的蝴蝶结

(2014-04-14 08:54:26)
本文作者:王翠玲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主任、高级督导)

    地点:北京回龙观医院

  疾病:抑郁症

  这天的案例讨论中,抑郁症,自杀,离婚,爱,恨,被高频地提到……这些沉重的词语让我想起了她——24岁的年轻抑郁症女孩儿小娴。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是否找到了她愿意牵手一生的人?她妈妈现在生活得如何?还有,那个系在死结上的蝴蝶结是否还在?

  因为爱护导致抱怨和仇恨

  第一次见到她,感觉她整个人很不舒展。胖胖的身材,背微驼,好像驮着什么。走起路来急匆匆,身体稍向前倾,就像前面有事情急于要她去处理。大大的眼睛被没有好好梳理的长发遮挡着。我俩谈话时,她多半都是低着头,很少和我的眼神交汇。

  “不敢看别人的眼睛,是怕人看出我的痛苦,我不想看到别人投来的同情眼神,也不希望听到那些对我而言不痛不痒的话!”

  同情的眼神,不痛不痒的话……不看也罢,初次相见,不知道我的眼神会被她读出什么。

  虽然,和我没有眼神的交流,但各种困扰和痛苦就那样自然地从她的言语中流淌出来。大概现在是无力回避了吧:“我真的很累了,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我扛不住了……”原来,在她住院的前段时间,妈妈因为抑郁症复发住院了,这让她着急又担心;要结婚的对象不是自己真心托付一生的人,爸爸的一句“你有病”抹杀了她选择爱人的权利;工作面临被辞退等等。

  她说,这些是事儿,但和心中一直无法解开的死结相比不算事儿。因为妈妈有抑郁症,为了不让妈妈影响她的成长,在小娴14岁的时候,爸爸痛苦地选择了和妈妈离婚,独自抚养她。至今,她都无法原谅爸爸,恨爸爸不知道妈妈对她来说有多重要,恨爸爸如此狠心抛弃了妈妈。我们说抑郁症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但小娴说,她住院是为了惩罚爸爸,因为她是爸爸的最爱……

  她对爸爸充满了怨和恨,这让她痛苦、无奈又无力。只有她知道自己这些年经历了什么,这些经历又是怎样地影响了她的学业、人际和生活。她几次想摆脱这些痛苦的纠缠和折磨,边说边让我看手腕上自杀留下的伤痕。但是,那次自杀后被爸爸及时发现送到了医院,醒后看到爸爸那焦急、憔悴的样子,她又痛恨自己伤了爸爸的心。

  除了陪伴、倾听,我好像为她做不了什么。多余的言语我自己都觉得不痛不痒,我很难找到能与她经历相匹配的言语去安慰她。

  讽刺带挖苦考验大夫

  三周的药物治疗加上我们之间的谈话,她的情绪有了好转。人显得舒展了许多,不再回避目光的接触。就在病情日渐好转的时候,一个噩耗晴天霹雳般闯入了她的生活——妈妈自杀了,生命危在旦夕。这几乎击垮了这个女孩儿,她原本自杀的念头刚刚退去,这个噩耗又将她逼近绝望的边缘。

  爸爸接她出院探望了自杀未遂的妈妈。她回来的第二天,正是我们治疗的时间。那一次到了病房,我才意识到我早到了30分钟,因为我为她焦虑和担心。她还在午睡,叫醒她的时候,她说:“我刚才梦到我妈妈了,你就是我妈妈。”听后,我有点不知所措,应了句:“我在治疗室等你。”

  谈话开始时,她努力配合地讲述着妈妈现在的病情:“她身上插满了各种抢救、治疗的管道,她现在仍然处于深度昏迷,还不能说话……”她没有流露出痛苦的情感,很是平淡。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她的内心怎么可能如此平静?偶尔飘向我的眼神,似乎并没有看着我,我有种被她那眼神穿透的感觉。我好像不在她的视野里,更不在她的状态里。此刻的我内心很不平静,很无力,无力得让她感觉不到我的存在。但是,此刻我的存在对她而言很重要,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她需要我的帮助。

  她的状态告诉我此时不应过多地询问,而是静静地陪伴,让她感受到我们的交流是安全的,进而有机会感受、体会和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压抑。于是,我将接下来谈话主题的选择权交给了她。没想到的是,她接下来与我的互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次表示拒绝我的帮助,并大多处于沉默的状态,偶尔飘来的目光也没有了,头发遮住了她半个脸,冷冷地甩出一句话:“不想治疗了,结束谈话吧!”还时常表现出以往没有的故作轻松、随意。一会儿拍拍大腿、一会儿脚踏地打节拍、长时间独望窗外、哼歌等。无论我如何表达对她的担心,希望陪伴她,愿意帮助她,她依然用长长的叹气和长长的沉默作回应,沉默时间最长时达10分钟,还伴随着不时的自语:“没意思,何必呢?妈妈的昨天就是我的今天,妈妈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还漫不经心地对我说:“何苦呢?真傻,你和我浪费这时间干什么,不如去帮别的病人。”并笑说写份遗嘱,向我借用笔和纸……

  无论我多想冷静,她的这些反应还是让我的思路有些混乱。情急下,我说到:“我叫醒你时你说刚才梦到妈妈了,你说我就是你妈妈。我听到这句话时又感动又担心。”她不以为然地说:“你没听说过菜花黄,疯子忙吗?我是疯子,说的话10句有8句半是假的。我不认识你,下次别来了,来了我也不见。”

  就在这时,一个病友进来给她送酸奶,她连忙用手放在嘴边,示意那位病友安静,并脱口说出:“你先出去,我正做治疗呢。”她的那个动作,她的那句话让我的内心踏实很多。我再次坚定地表达了对她的担心,想帮助她度过痛苦时期的愿望。事后,我和同事说,我感觉她今天就像个孩子和我在发脾气,撒娇,耍赖。同事回应我说:“她是在设障考验你,看来你过关了。”

  给心灵的死结系上个蝴蝶结

  接下来的那次治疗,她对我说:“本想,你来了我也不见。可是,前几天一个病友的出院让我转念想好好配合治疗。昨天,爸爸说妈妈的状况好了很多,我心里也踏实了很多。今天中午我都没有睡觉,在门口,看着表一秒一秒地数,盼着你早点来……”并为上次治疗中的表现向我道歉,解释说妈妈的事儿让她彻底绝望了,真的扛不住了,想放弃了。

  绝望让她想放弃生的勇气和愿望,然而,爸爸带给她妈妈转好的消息给她注入了生的希望:“我不能死,我要让破碎的家重归于好。可是,爸爸说他没有办法照顾两个人,我和妈妈他必须舍一个,这是他堂而皇之的借口。”

  “我知道你一直被爸爸离开妈妈这个结牵动着,一直想解开这个死结,想让他们破镜重圆。”

  “对,这是我的心愿,我要让他们因为我的存在而安享晚年。”

  “你的愿望我能理解,哪个孩子不希望和自己的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你也一直寻找着实现这个愿望的答案。”

  “可是,我看我的这个愿望没有可能实现了。”

  有人说用解不开来解开死结也是个方法,但是她不甘心,她认定只有一家人在一起才算完整,才算幸福。父母的感情很多时候孩子是无法理解的,何况感情的事儿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儿。

  我想,既然这个死结打不开,有没有可能在死结上系上一个蝴蝶结呢?我们接下来治疗的主题就围绕着寻找那个蝴蝶结展开。

  因为小娴对爸爸的积怨很深,对妈妈的遭遇很是不平,于是对父母的情感失去了平衡。在征得小娴的同意后,我和她一起约见了她的父亲。

  我们一起和爸爸交流了几次之后,小娴逐渐意识到爸爸有他的苦衷,她也能理解爸爸说的那句“你和妈妈,我只能舍掉一个”对爸爸来说有多心痛。逐渐的,恨爸爸的同时,她对爸爸多了一分心疼。因为,她知道爸爸为了她未再成家,爸爸很爱她。她知道爸爸也很苦,爸爸像她一样也想有个完整的家,爸爸也需要有个老婆照顾他、疼爱他。慢慢的,在为妈妈抱不平的同时,她也抱怨妈妈没能照顾好她和爸爸,没能照顾好这个家。

  因为对父母的情感找回了平衡,对父母离婚的事情有了客观的认识,小娴意识到即便自己没有能力让他们破镜重圆,作为他们的女儿依然可以实现让父母享有幸福晚年的愿望。

  小娴认识上能有这样的转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内心经历了多次拒绝、接受、再拒绝、再接受的纠结与挣扎。爸爸的耐心和坦诚,小娴强大的改变勇气以及妈妈不时传来身体日渐康复的“激励”,让小娴不仅找到了系在死结上的蝴蝶结,也增加了她配合医生各项治疗的动机。

  对于小娴而言,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她的春天还会遥远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