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自己和孩子的心理放个假

(2014-04-09 10:17:17)

本文作者:李娟 (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医务科主任,专业特长:脑器质精神障碍(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老年谵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儿童情绪障碍的诊断、治疗以及康复指导。)

 

    又迎来了难得的同学聚会。除了兴致勃勃地谈论工作、学习和生活外,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几年不见,同学们的孩子都长大了,烦恼也随之而来。大家一致认为: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不愁吃不愁穿又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同时他们又太脆弱了,尤其是在面临挫折时,轻者沮丧哭泣,重者情绪失控。平时学习紧张,一切都由着孩子的意愿,轻易不去招惹他们。现在正值暑假,但又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大家让从事心理工作的我讲讲相关的问题。我向大家讲了以下几点:

    1.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虽然现在的孩子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生长环境,但他们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的。目前,学习的竞争十分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每一次考试,学生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和同学的冷眼,以致产生焦虑烦躁情绪。而在与家长、老师和同学的交往过程中,这种不良情绪就会宣泄出来。所以,不要一味埋怨孩子发脾气,应该尽可能给孩子减压,引导孩子合理发泄不良情绪。

    2.家长、孩子要同时减压。孩子的压力除了来自于学校外,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家长。家长们常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较。自家的孩子好,自然会沾沾自喜。自家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好,一顿骂是免不了的,更惨的是今后会对孩子更加苛刻,使孩子紧张、反感。

    家长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无可厚非,虽然父母主观上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平时也不断地向孩子强调:没关系,别紧张,你只要认真学习就行了。但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爱,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心理负担,使他们觉得如果学习不好就对不起父母,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

    3.应用有效的减压方法。多和孩子沟通,但不要反复讲述功课。应该和孩子谈谈学校的奇闻轶事,电影、电视的动人情节,时尚音乐的感人之处,尽量使孩子在学习之余处于闲暇的状态,使他们的身心尽可能地放松。

    4.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由于学生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所以他们遇到挫折时,经常会以发脾气、大声喧哗来发泄。家长应理解这一特点,为他们铺设合理发泄的渠道。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讲出自己的不满和不理解之处。二是引导其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优美、轻柔、舒缓的音乐往往能使烦躁、焦虑的情绪调整过来。四是全家人到大自然中,让孩子们放声歌唱、振臂高呼,从而发泄不良情绪。

       听了我的讲述,同学们都表示回家好好和孩子沟通,给自己和孩子的心理放个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