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择的自由1-8

(2013-11-22 21:02:22)
标签:

文化

分类: 选择的自由
                                     选择

自由

Thomas J.ChalkoMSc(理科硕士)Ph.D(哲学博士)

知道(外在)一切

却不识内心者

一无所知

澳大利亚,墨尔本,2000

 

 

 

 

 

 

 

 

中文版首译2013-11-24

翻译:迟名(尉迟蓂荚) 崔智博 

审稿:沈苏明 赵丹 崔智博 迟名

 

 

使用内容时注意

 

1.书的动机及内容不可以任何形式歪曲

2. 作者许可

3. 官网 http://www.thiaoouba.com/是与Chalko 交流的唯一途径

4. 全书的内容的稿子交与Chalko

5. Tom J. Chalko博士承认

(英文)出版者: Scientific Engineering Research P/L, 

945 Toora-Gunyah Rd, Mt Best, Vic 3960, Australia

Fax +61 3 5681 6361

http://sci-e-research.com

http://thiaoouba.com

http://TheFreedomofChoice.com

http://TheFreedomForum.com ;

 

 

 

 

 

 

 

 

 

 

 

 

 

 

 

 

 

 

 

 

目录

1引子--------------------------------------

2简单问题 ----------------------------------

3第一大步------------------------------------

4有关意图的概念-------------------------------

5开始 -------------------------------------

6提升思维-----------------------------------

7思维在哪?---------------------------------

8思维的来历---------------------------------

9思维的需要-----------------------------------

10为了爱而做出的设计--------------------------

11 自主的后果 ------------------------------

12爱---------------------------------------

13意义-------------------------------------

14可能吗-----------------------------------

15膜拜【(偶像)崇拜和恐惧】------------------

16那该怎么办 ?------------------------------
17现实审查-----------------------------------

18宇宙--------------------------------------

19自我更正设计----------------------------------

20避免错误-------------------------------------

21常见问题---------------------------------

22基本工具-------------------------------------

23衡量进步------------------------------------

24教育(国外式) ----------------------------
   25科技 --------------------------------------

26进化-------------------------------------

27选择的自由--------------------------------

28最大的困难---------------------------------

29自我--------------------------------------

30你相信吗 ----------------------------------  

31理解至上-----------------------------------
32不是做什么而是为何做-----------------------

33过去 --------------------------------------

34未来--------------------------------------- 
35我的选择------------------------------------

36帮助他人 -----------------------------------

37一个引用------------------------------------

38证据----------------------------------------
39后记----------------------------------------

40参考文献

41鸣谢

42作者的其它书

 

(1)引子

假如你给一只狗两个选择:

名钻,

一坨屎

猜猜狗会选择什么?肯定不是钻石——它甚至可能会对其小便

为何这条狗对其选择十分得意?

很简单因为狗有限的思维不足以认识到钻石的美好。

我们意识的选择我们自己的思维决定,同时受制于自己的思维

为何我以寓言开篇?因为这本书惟一一个写作目的是为了激发你的思想,挑战你的思维。挑战是什么?挑战是看你能否把握全书所有的“钻石”。

         假如起初你一无所获,请勿对其“小便”——当你阅历更多时——可能会对你曾经所为感到奇怪。

把握好时间,在你充分理解此书本意前,你可能会在此生多个阶段研读它。

此书的根本目的是向全宇宙中必要的一部分——你,展示通过自己探索内心自我研究后,能使的思想有多大的飞越。

请为发现你自己思维中新大陆时的惊喜做好准备。

书中有很多问题,它们用来协助你发现思维中原有的答案。你能将对自心的意识提升多少?

Tom Chalko

澳大利亚,墨尔本,1999-10-4

 

不知道自己的人——一无所知,

但那些知道自己的人,——

已获得宇宙中

最根本的真相。[2]

 

 

 

 

 

 

 

 

 

 

 

 

 

   

 

([2]是托马斯福音里的话。探索自心,知道自己无止境,请读者不要拘泥于文字,注意深意。蓂荚注)

(2)简单问题

以你自己的设计能力来讲

是造房子容易

还是

造生命容易?

造房子当然是比造生命容易多了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任何疑问,请仔细思考一下,在你对此确认无疑后。我们再开始下一个问题。

你认为在无人设计的情况下,一幢房子能建造出自己吗?

需要我们等多久?无限久?

一幢房子真的能自我创造吗?自己造出窗户、门、地毯、管道、电子设施等等吗?

通过我们的经历可知,房子不能自我建造。房子自我建造的概率(你或许会说这概率极小但不为零。这样,我们等会儿看一个概率更可能为零的例子)

但为何一幢房子不能自建?

其不能自建,因这一过程需要思维与智力去想象,设计,建造,检验,改善。   

我们的结论是,在一幢房子被建之前,智力与思维必须存在。只因连在其被设计前都需被想象

请确定你已完全理解并确信无疑以上结论,再开始看下一部分。

 

 

 

 

 

3)第一大步

我们已同意生命比房子难造多了。

那么如果一幢房子自创的可能性为零,生命自创的可能性更低!!!

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生命不能自创。            

所以,

所有的生命都一定是被设计的(最初)。

思维和智力需要在任何生命出现之前出现,为什么?因为(最初)的生命需要被想象再设计——像一幢房子。

设计生命需要多少思维与智力?很还是很小?

我确定你会同意,确实需要一个极强的思维来设计生命,事实上由于它太强,我们至今不太可能想象出它。我们可将目前讨论所得结论总结于下:

在宇宙中出现任何生命,首先要出现极强的思维。

我想来强调两个词:极强思维,因为没有极大的智慧生命不能出现

记住——在读前文时,你曾同意甚至一幢房子也不能在无智力参与下被创造,且你也同意创造生命所需的智力远远超过造房子时所需的智力。

请彻底确定你真正理解了我们于此谈论的事情。在你未理解同意以上言论前,请减缓阅读速度。

 

 

 

 

4有关意图的概念

你能想象一个极为智慧的人会故地设计东西吗?

故依此的结论是生命必须有一个意义

此书的余部致力于最重要也可能是最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现和证明全宇宙特别是于其中的生命的意义。

准备好将你的思维与想象力拓展到你未曾想过的疆域。

如果你能遇到挑战,或许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你也将能确定你在宇宙中的视角与位置。你将不必再“相信”任何人或事物。你将确确实实地知道

难道你不从所能想象的最宽阔的视角来审视你的人生吗?难道你不知道宇宙中真正在发生着什么吗?为什么它会发生?为何它必须发生?

许多古时圣贤曾尝试解释宇宙意义的一些方面,由于听者不能理解多少——他们(听者)定了若干教条。

但“怀疑”或“相信(即含迷信成分)”宇宙意义和将其详尽地证明给包括你自己每个人两者(态度)截然不同。

在经历四十多年的尝试与失败及之后五年的每天几小时冥想与高度专注练习,我逐渐发展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我因此写这本书与你分享。

但与你交流是我目前人生中最困难的事情

理解宇宙的意义并自己证明尽管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还是不如将其表述出来使别人理解困难,为什么?

因为这需要你我的思想真正有效的交流,我了解自己但我并不了解。我真不知道哪些来自自然的例子和信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你的想象力。

在写此书之前,我曾尝试着将我的发现讲给几个精心选择的朋友,在此我对他们的反馈表示感激。几乎全部被深深打动了的他们建议“写出来”。

所以,现在开始写。首先,让我们来考虑开始。一切皆有开始。你说呢?

(5)开始

      想象一下开始。

最初,一切皆无

什么都没有——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视界,没有意识——虚无。

你能想象出完全的虚无吗?

我知道想像出虚无很艰难,但请试试……

在催眠状态下想像一下理论中在一切之前的绝对虚无

 

现在,你能想象出几个完全的虚无?

如果说2个或更多——那它们哪个都不算“虚无”——你一定是想像出了2个“东西”并将其区分开。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最初只有一个虚无

独一无二

故无论宇宙现在多么复杂,也无论我们的视野对其理解多么狭隘,全宇宙一定是一个单一过程

而且,现在我们的天文学家所观测到宇宙中的一切都源于空间中的一点——被科学界称为宇宙大爆炸中心。[16]

这是巧合吗?

 

 

6提升思维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什么是思维提升的必要条件

我们能将一个生物的思维“复制”或“传输”给另一个么?如果能——我们就能让猴子和鸡上大学了。

能使一个学习而另一个变得更智慧吗?不太现实。

能否在不思考的情况下提升思维?相当不可能。看来提升思维的唯一必要条件是思维自己努力。除了努力思考之外什么都不需要。

从以上可以看出思维只能自我提升。除了我们自己外,任何人不能使我们自己变得聪明和智慧,对不?

所以,思维的关键特点是它能在自己努力的方向上自我提升

现在请想象一下思维打算自我提升的后果。你的思维会在你完全用它的情况下变得如何?

假如你决定去思考,很明显,不久你的思维将消减并极大的退化。

所以思维有一个自我提升动机。因为这是对其最佳也是最合理的选择——去发展提升自我。否则它将会消退,而且在极端状况下甚至会完全消失。

变得智慧与博学难道不是一件感觉好的事吗?

难道你在考虑选择与之相反的选择吗?

难道你想要变笨吗?

请在脑海里保留以上问题的答案——你可能会很快用上它们。

 

 

(7)思维在哪?

亡的一瞬间发生了什么?

 

所有的器官在那一刻都是一模一样。

甚至所有的原子都一样。

那不同之处在哪?

 

许多学者会说:“意识走了。”

去了?并且在我们活着时又在哪儿?

肯定在我们身体中的任何器官或原子中——因为在死时的那一刻它们原封不动。器官和原子并未去任何地方。它们保持不变且之后腐败消散了。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可知意识和为其一部分的思维独立存在于由原子组成的物质世界。

它们在哪?我们还不知道,(最新发现请看[20])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研究它们。

但显而易见的是用物质科技(任何用原子组成的工具)来研究意识和思维或许并不是个好主意。

我们的思想应当为我们的工具让我们来用它。

 

 

 

 

8)思维的来历

我们已同意最初一切皆无。

我们也同意,在最初的生命出现之前,必须有一个极强的思维来设计它们。

那个极强的思维是怎么来的?它能从虚空中凭空出现吗?

在此书的前几章,我们通过检查自己的某些方面得知,思维可以确实能自我提升,你在自己的思维中有相关的证据。

确实当你真诚并彻底地检查自心时,你会发现你自己的思维是从一个非常简单的知觉发展出自己。事实上由于它太简单,你甚至不能清楚地记住那一刻。

所以我们有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类比:最初的思维自一个极简单的知觉发展出自我——这个过程实质和我们的一样。

换句话讲,虚空的知觉发展了自己——和我们知觉一样。因此为什么研究自我内心非常重要——这是唯一理解意识的途径。

从意识的形态——知觉开始,智力和思维提升着——完全依靠自己自我提升。什么都不需要,除了思维自己努力思考——在其自我进化的每个阶段(这段话题十分深奥,只能通过研习自心来完全理解。这个过程或许需要一生。然而,理解知觉是如何产生于虚无并提升思维对理解本书的余部并不必要——理解余部,你只需理解单一虚无和最初的意识创造生命的原因就够了)

我们已知对思维来说最快乐和最美好的活动之一是自我提升。所以,几乎是必然结果——来自存在于虚空中的思维在经历了极大量的思考后变得极为智慧。

除了自我提升的乐趣外,我们还能毫无疑问地确定超智思维有什么别的基本需要吗?什么能使超智思维和生命的设计者感到满意?这个问题看起来极难回答……然而我们确定自己思维的需要,对不?

让我们来尝试思考一下什么活动是对你自己的思维和智力是最美好的

想像一下你只有思维和智力,没有物理身体,什么是最美好和最令你思维满意的活动?终极的活动——永不无聊,你愿意无限的做下去。

这完全与你自己有关——你越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就越接近对全宇宙最高意义的彻悟之境。因此我建议你在继续读之前,认真思考一下其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