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章丘胡山、朱家峪探踪之一

(2012-04-30 06:01:38)
标签:

杂谈

分类: 走走停停

http://s3/bmiddle/9e41c0f7hbed86b3b4252&690

章丘胡山、朱家峪探踪之一

/闹妈

    朱家峪,因一部《闯关东》知道了它,虽然那个所谓的朱开山本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假日的活动,一眼看到朱家峪,就决定是它了。看到雨妈也报名了这里,真是太好了,一行又有了伴儿。

    车上,闹与小雨坐在了一块,有了前一次一起出行,这一次俩人很容易地就熟络起来。小雨在玩魔方,让闹教给他六面的后面步骤,闹是个不称职的小老师哈,教了那么久,也没都明白。会做和会教,完全的两码事儿啊。

    俩孩子玩到了一起,俺也有机会与雨妈聊聊天。雨妈爱笑,那随和的笑声相伴一路,感觉真好。

 

    大巴车停在了章丘横沟村,胡山在横沟村东侧。

    我们从村里穿过进山,一眼看上去,山不高,一点也不巍峨。山脊缓缓而起,既没气势,也说不上清秀,甚至有点小小的失望。

    以为今拔高没了难度,会很轻松。但到了山顶,才会看到后面还有更高的山,一山接一山,连绵不绝。越往山里走,连绵的翠绿越是悦目爽心。看来永远不要为近前的事物所迷惑噢。

    (胡山道教历史悠久,是山东宗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道教历史上山东除泰山、崂山,胡山并列其后。自唐代时胡山顶峰上就有庙宇,远近百姓都有前来上香祈愿的。庙宇曾由僧侣和道士交替主持,自清康熙后,一直为全真教龙门宗主持。后来庙宇不知何故被扒掉,现遗址只留下几块基石。
    胡山又称古月山,可以说是当地百姓心中的一座“神山”。它到底“神”在何处呢?用村民们的话说就是:这里不但异鸟成群,而且还有千年狐仙以及得道的高人隐藏于山中。山上大大小小几十个洞穴,皆深不可测。

    较之周围的山脉,胡山山体最为巍峨,山脉东西走向,山上苍松翠柏、壁仞岭峭,海拔693米的最高峰仿佛远在天边,让人不敢攀越。 

  这最高峰之上藏有一座道观,叫老君祠。据当地老人介绍,原先这里有一座建于唐代的翁婆庙,宋时在其遗址上建了天公地母祠,民国时又建了老君祠。)

 

    开始的小山。

http://s16/middle/9e41c0f7h797be1a8ae0f&690

http://s4/middle/9e41c0f7hbed9351ed5d3&690

 

    一山更望一山高。

http://s15/middle/9e41c0f7h797be2de94ae&690

    身后的小山已是有些翠绿了。远远的那个,应该就是落鹰石吧。

http://s2/middle/9e41c0f7h797be37737b1&690

 

    来张近点的,俺的小片片拍不出这效果,驴友上传的,拿来一用。
http://s6/middle/9e41c0f7h797be3fd6ee5&690
   

  闹不陪俺拍照,还是小雨给面子,跟俺一起来一张,俺借机也露个脸儿。

http://s9/middle/9e41c0f7h797c191f2818&690

    (落鹰石附近是西门遗迹,尽管已经坍塌,但毕竟还残留着一人多高的石墙,那石墙也不是碎石所砌而是齐整的青石甚至是巨大的条石。)那几个西门的字迹真是太破坏景致了。
http://s7/middle/9e41c0f7h797be653c5d6&690

    (整个的山顶曾经是一组庞大的道教建筑群。但除了老君祠还算完好,其余则纯粹是遗迹了,到处散落着石构件、石碑、碑座等,从那些精美的的碑额、碑座还可以看出当年所投入的工力可以看出曾经的繁华。现在除了看到这些遗迹,更醒目的是遗址上的碉堡,从工整的水泥抹缝看得出碉堡并非是战争年代的产物,碉堡的修筑对旧建筑不知道有多大程度的破坏。)

    老君祠

http://s5/middle/9e41c0f7hbed70bbe2d94&690

    进碉堡里探一下,好象也没什么东东,没带手电,也很脏,走走就上来了。

http://s3/middle/9e41c0f7h797be8276192&690

    我们就在山顶午餐,好不容易找到个有点荫凉的地儿。雨妈准备的三明治、寿司和水果,很精致噢。餐桌有点儿奢侈,看出是什么了吗?是一个赑屃的碑座噢。

http://s16/middle/9e41c0f7h797be9ac32af&690

  吃的好香噢。

http://s6/bmiddle/9e41c0f7hbed929846b25&690

    饭后,俩人玩魔方。

http://s9/middle/9e41c0f7h797bea159bc8&690

    我们旁边的另一个午餐地,一棵树下,这景致也不错吧。

http://s3/middle/9e41c0f7hbed729b9ec62&690

    散落的石碑,也不知道写了些啥。

http://s12/middle/9e41c0f7hf7467da75c2b&690

    就要出发了,再给我们的午餐地儿来一张吧。

http://s3/bmiddle/9e41c0f7hbed73731fe92&690


    一路下山了,拍了两张背影后,就再难看到闹了。

http://s8/bmiddle/9e41c0f7h797beca3a987&690


    西门已经坍塌,但主峰东北方的东门还基本完好,拱形的石门洞依然耸立着。

http://s13/middle/9e41c0f7h797bed0e912c&690

    追不到闹了,回头看到雨和雨妈正好走出东门。

http://s3/middle/9e41c0f7hbed7470cdfc2&690

    下山很顺,没有很难走的路,很快就下来了。路上一小景。

http://s13/middle/9e41c0f7h797bee0cd32c&690

    山下的山楂树,已是花满枝头。

http://s1/middle/9e41c0f7hbed74f46fd80&690

http://s6/middle/9e41c0f7hbed7501c22a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