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意念的主导性,贯串意念在整合内劲中的作用。
意念主宰并不神秘,也不轻易,问题在似有与似无中运用,这个分寸要不断探索才能准确把握。意过则执著,意不及则散乱。一般习拳者的通病多数是散乱,由于杂染纷除,烦恼甚多,往往在注意集中、聚精会神上出偏差,心静不下来,有的虽静一会儿,但易起伏,故调伏其心是用意使内劲整合的关键。 默念口诀就是解决意念外跑,提高松静境界的。 比如默念口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是境界,真气从之是结果,精神内守是方法,养生健身、没有病是目的。
2、意气相随,心情舒畅,天人合一。
初学者的劲力处于飘泊、游荡状态,意气所不同的是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形成一种习惯定势,又叫动力定型。一下子要解决周身整合一般做不到,故应学不躐等,由点到线到面到体。意守中丹田,似守非守,练功时一定要意气相随,顺其自然, 随其自然,慢慢形成自然放松态,达到心情舒畅,天人合一。
3、从意气流通到内气自在运行,气血运行,经络畅通。
以意引气导引,意气流通只是一个手段。待意达到身外,气遍于身内,神通于天地之时,内气会自然在体内鼓荡游弋,形成自在于肉体(五脏六腑、筋骨皮肉血)之间的自由运转,意便不用而用,神便不领而领,此种境界,拳味必出,所谓出神入化,阶及神明至矣。
4、内劲由人体穴位、骨髓、大脑经络系统及神经末梢逐步产生。 初习拳者迫切希望练出一点效果,但多数苦于没人正确指引,无门无道,继而走了弯路甚至邪道,一练五六年内劲不整合上身是其必然结果。先从主要穴位切入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就人体言,从百会、会阴,从命门到神阙,从劳宫到涌泉,这几个大穴位贯通,可使“五脉七轮”圆转通达。为内劲的整合构建了网络经纬,尔后,通过自身网络系统,将内劲贯串、融会,整合之势必定形成。
5.太极劲产生,遵循“静中求动”,静极生动。如在站桩时,从心意上操作周身骨节不断的对拉拔长、向外延伸,忽略肌肉的存在,体会筋骨自然松拉的感觉。 松静空透了太极劲就养出来了。一句话,就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