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功要诀
(2022-07-22 09:04:44)
标签:
杂谈太极与养生 |
炼功要诀
精足气壮神莫测,上领下随中关提。
内外三合来参助,三田合一身安宜。
这首歌诀,言简意赅。这四句的核心身心双修成大道。
第一句“精足气壮神莫测”。是修炼的总纲,既是修炼者追求的目标,又是检验练功成败的尺度。
传统武术修炼的目标是达到“形神兼备,天人合一”。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这精、气、神是人的生命的主要表现形态。“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源于肾,后天之精源于脾,二者均藏于肾,总称为精。精不断化为气(炁),流遍全身,从而人体充满活力,气又转化为神,灵知不昧。精足则气壮,气壮则神旺,不仅身体强壮,而且意识清楚、思维敏捷。精、气、神三者相互转化 “气”是“精”与“神”的枢纽。武谚云:“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即源于此。
前辈武师总结经验指出,练功要臻于化境,必须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几步功夫,从而达到精力充沛无疾病,气遍全身似水流,精满气壮而神足。古人把这个内在的东西称之为炁,静之为性,动之为意,妙用则为神。练功达到“炼神还虚”的地步。就会形神具杳、与道合真。“炼拳至无拳无意之境,乃与太虚同体,故用之奥妙不可测”。(刘奇兰语)“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武谚抓住了修炼最关键的问题--内功修炼。
第二句“上领下随中关提”。是讲如何保持练功的正确身法,从而有利于开通任、督、冲三脉,有益身体健康和技击之道。
中华传统气功理论认为,人体经络有手足十二正经、十五络脉、奇经八脉、三百五十多个穴位。人体前面正中线上有上、中、下三丹田,后背上、中、下三关口,从头顶百会穴到躯干底的阴穴冲脉居其中,前有任脉连三田,后有督脉连三关。任、督、冲三脉纵贯躯干,其形势有如八卦中的乾(三)卦之形:人体中任脉为诸阴脉之海。督脉为诸阳脉之海,冲脉为阴阳诸脉之海。打通任、督、冲三脉,全身所有经脉皆通,在内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对于炼气化神到炼神还虚至关重要。
究竟怎样练功才有利于开通三脉呢?武学典籍中巳涉及到这个问题。如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中正安舒”、含胸拔背”、顶头悬”等等,《太极拳谱宋谱》特别指出“三要猴(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可见身法在武术技击中的重要地位;《十三势歌诀》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歌诀指出了”尾闾中正”是正确身法的核心。
第三句:“内外三合来参助。”讲的是练功时有了好的身法,还要做到内外三合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武术在外形上要求手足躯干动作协调一致,这叫外三合。所谓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是由人体交叉神经决定的:上下肢左右交叉相合,左手与右脚合,左肘与右膝合,左肩与右胯合,反之亦然。有外三合还要进一步做到蓄之于内的神、意、气、劲的内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劲)合。全身各部动作协调一致自然地成为一体,而达到心动形随的境界。
练太极拳还要求“六球运转”。六球是指人体的双眼、双肾、双睾丸(女为双乳)。六球分为三对横列于体内,其阵势如八卦中的坤卦(三)之形。眼为心之苗,是神的代表;肾为人的先天之本.是藏精之所,又生髓主骨:睾丸[女为双乳]为内分泌的重要器官,又是真气运行大周天的必经之路,所以六球的运转对于健身与技击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句“三田合一身安宜”。是在练功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清除疲劳的秘诀。
所谓三田合一是指上、中、下三丹田成一条直线。
精足气壮神莫测,上领下随中关提。
内外三合来参助,三田合一身安宜。
这首歌诀,言简意赅。这四句的核心身心双修成大道。
第一句“精足气壮神莫测”。是修炼的总纲,既是修炼者追求的目标,又是检验练功成败的尺度。
传统武术修炼的目标是达到“形神兼备,天人合一”。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这精、气、神是人的生命的主要表现形态。“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源于肾,后天之精源于脾,二者均藏于肾,总称为精。精不断化为气(炁),流遍全身,从而人体充满活力,气又转化为神,灵知不昧。精足则气壮,气壮则神旺,不仅身体强壮,而且意识清楚、思维敏捷。精、气、神三者相互转化
前辈武师总结经验指出,练功要臻于化境,必须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几步功夫,从而达到精力充沛无疾病,气遍全身似水流,精满气壮而神足。古人把这个内在的东西称之为炁,静之为性,动之为意,妙用则为神。练功达到“炼神还虚”的地步。就会形神具杳、与道合真。“炼拳至无拳无意之境,乃与太虚同体,故用之奥妙不可测”。(刘奇兰语)“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武谚抓住了修炼最关键的问题--内功修炼。
第二句“上领下随中关提”。是讲如何保持练功的正确身法,从而有利于开通任、督、冲三脉,有益身体健康和技击之道。
中华传统气功理论认为,人体经络有手足十二正经、十五络脉、奇经八脉、三百五十多个穴位。人体前面正中线上有上、中、下三丹田,后背上、中、下三关口,从头顶百会穴到躯干底的阴穴冲脉居其中,前有任脉连三田,后有督脉连三关。任、督、冲三脉纵贯躯干,其形势有如八卦中的乾(三)卦之形:人体中任脉为诸阴脉之海。督脉为诸阳脉之海,冲脉为阴阳诸脉之海。打通任、督、冲三脉,全身所有经脉皆通,在内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对于炼气化神到炼神还虚至关重要。
究竟怎样练功才有利于开通三脉呢?武学典籍中巳涉及到这个问题。如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中正安舒”、含胸拔背”、顶头悬”等等,《太极拳谱宋谱》特别指出“三要猴(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可见身法在武术技击中的重要地位;《十三势歌诀》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歌诀指出了”尾闾中正”是正确身法的核心。
第三句:“内外三合来参助。”讲的是练功时有了好的身法,还要做到内外三合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武术在外形上要求手足躯干动作协调一致,这叫外三合。所谓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是由人体交叉神经决定的:上下肢左右交叉相合,左手与右脚合,左肘与右膝合,左肩与右胯合,反之亦然。有外三合还要进一步做到蓄之于内的神、意、气、劲的内三合。即: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劲)合。全身各部动作协调一致自然地成为一体,而达到心动形随的境界。
练太极拳还要求“六球运转”。六球是指人体的双眼、双肾、双睾丸(女为双乳)。六球分为三对横列于体内,其阵势如八卦中的坤卦(三)之形。眼为心之苗,是神的代表;肾为人的先天之本.是藏精之所,又生髓主骨:睾丸[女为双乳]为内分泌的重要器官,又是真气运行大周天的必经之路,所以六球的运转对于健身与技击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句“三田合一身安宜”。是在练功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清除疲劳的秘诀。
所谓三田合一是指上、中、下三丹田成一条直线。
后一篇:谈桩说道聊太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