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本(一)----孝道的由来

分类: 孝亲 |
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本(一)
----孝道的由来
时下,很多人在学习传统文化,讲孝道讲礼义,讲善人道,但根本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孝道啊,对。没错。但知道么?中国人的孝道思想是有来源的。还真不是父母对我好,生我养我,我就该孝顺父母,包括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还真的不是简单的这种朴素的孝亲思想。这种思想非常朴素,国外也有,是人就得这样。但在中国却成为一种“道”,就要明白,在中国,孝亲并不简单。孝道,在中国,不但是一种包含朴素人文思想的事情,同时,也是一种信仰。注意啊,孝,在中国是一种信仰。这是个大问题。知道吗,不孝之子要天打五雷轰的,有“一声霹雳震乾坤,专打凡夫不敬亲”之说。跟诸位讲,在中国,孝道是一种信仰,所以跟国外不同。很多人学习传统文化,这是好事,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孝道的信仰?
中国,在世界上的定位是遥远神秘的东方古国,又称为礼仪之邦。礼仪是怎么来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礼义廉耻,人伦纲常,是怎么来的?
我们的文化能五千年不衰,而且生命力极为顽强。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文化是神传的,天启的。上古是人神共处的,祖先来源于天上,上古出现盘古开天,出现女娲、伏羲、神农三个神皇,我们的祖先都是神级的,女蜗是始祖女神,是我们的老老老老老祖母,她法力通天,又是补天又是造人。女蜗之后,是伏羲,伏羲也是法力无边,此时,河出图洛出书,伏羲画先天八卦,这是最早的《易经》,在过去,晚上怕鬼,把《易经》枕在枕头下,因为,易经是神传天启的。计算机就是收到易经的启发。在伏羲时代,就开始总结这种神传天启的文明。之后是神农,神农教人们制造农具,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而他出神入化的技术,所以被称为「神农」。而《史记》中还有所谓的「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土著医药,但只有中国,形成完备的中医文化体系,这是为什么?还是那句话,我们的文化是神传天启的。中医的经络学说到现在,以现代的科学技术都不能拿出解剖实体,但经络却有活动功能,就是说,经络是有活动功能,通过经络可以防病治病,但以现代的科技是拿不出解剖实体的。关于上古三皇就讲到这里。正是由于我们的文化来源于神传天启,因此,中国古文化有个特点----敬天。由于有那么一段人神共处的过程和经历,这种敬天就显得非常自然。就应该如此,没有什么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五千年没有断绝,真的是不一样的,很不同的。因为很多东西,到现在都解释不了。
在三皇之后,直到距今5000年前,出现了一位圣人----黄帝。他是文化的集大成者,也被后世认为是共同的祖先,很多姓氏的家谱最终是指向黄帝的,像孔孟曾颜,孔子孟子曾子颜子家谱一直追溯到黄帝,称为通天谱,就是说家谱是通天(黄帝)的,我们是把祖先当做神去看待的,每个姓氏都是“上溯通天(黄帝)始祖高真(天人)的,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另外一个特征,我们不是把祖先当做鬼看,我们都说祖先在天之灵,老天保佑,祖先保佑,由于这种文化特质,我们祭祖,不是祭鬼,而是祭神,至少是半个神。都说爷爷在天之灵,没有说爷爷地府之灵的。我们把祖先当做神明祭祀,跟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有关。不但是血脉始祖,还是文化始祖。
黄帝“立百官,制典章,举贤能,封禅祭天,大治天下;命臣民建屋室、种五谷、作衣裳、造舟车,文字、医学、历法、算数、乐器、陶器、蚕桑等各种发明相继出现,中国的文明奠基於黄帝时代。史籍上说,黄帝在位的一百年中,中国没有仇杀殴斗,人们谦让和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乃至虎豹不伤人,鸟兽虫蛾都受他的教化影响,是个「道行天下,人间天堂」的盛世典范,因此后世尊称轩辕黄帝为人文始祖。
这位中国历史上的首位天子,司马迁在《史记》上说黄帝获宝鼎与神策,懂得顺天而治,知阴阳、生死变化之理,行道天下,是个修炼得道之人。我们的祖先不但是皇帝,是圣人,还是修炼得道之人,古史中很多黄帝求道、问道的记载,《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就是记载黄帝问岐伯关于医学的问答录。藏象医学,是我们的中医基础,这种藏象学说是神传的,中医治疗是调整身体中的“藏象系统”,这套生命系统是隐藏着的,也是宝藏,这套藏象系统不是现代医学的解剖系统,是天眼才能看到的系统。
《黄帝内经》有“心藏神”这么一句,大家注意,就这一句,生命科学,宗教都包含在内了。心脏远不是一个血泵那么简单,很多秘密在心脏里面。
他得法悟道后,治理国事同时炼丹求鼎、静心修炼。西元前二五九八年,黄帝在桥山山下,铸造了一个大鼎,当铸成那瞬间,天忽然开了,降下一黄龙迎接他。黄帝与随身的宫臣七十多人一起跨上黄龙,白日升天,圆满功成。这时候,万民百姓亲眼仰望这神圣壮观的一幕!这些没跟上的臣子与百姓,感恩怀念之馀,把黄帝遗留下来的衣服,埋葬在桥山山下,即今天陕西黄陵县的黄帝衣冠冢。这个黄帝的衣冠冢是我们的祖陵。国共时期,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还祭祀过。
这就是为什麼黄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典故!也是为什麼中国人对生命圆满的结束就是归天成神的原由。所以中国人对过世的祖先,也认为另种形式的归天成神,祖先在天之灵能庇佑看护子孙,所以后世家家户户供奉自己祖先,同姓亲祖甚至建造祠堂共同祭祀,年节祭祀祖先,「敬天祭祖」就这样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
后世“在家孝父母,不必远烧香”的文化思想也与这种敬天祭祖有关,既然把祖先视为神明,那么,父母就是活佛了。敬天祭祖是宗教上的,孝亲爱人就是人文上的。这种文化是一种整体,如同阴阳两个方面,这也是文化特质。宗教和人文并不矛盾,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本,在信仰方面是敬天祭祖,在人文方面是孝亲爱人。
孝道是根据敬天祭祖来的,我们不是单纯的朴素的孝亲,不孝是要遭到天的惩罚的,而且是很严厉的惩罚,比如天打五雷轰。不是佛教传来后的下地狱,而是上天直接打雷劈死。而孝呢,就是随顺天的意志,祭祖也是一样。我们是由这种根本信仰,建立的孝道文化,才有后世的二十四孝等等。由敬天祭祖,孝亲,而延伸种种人与人的关系---仁者爱人。单纯人文上的孝亲爱人仁者爱人,而没有信仰上的敬天祭祖是不完整的。如同阴阳文化是缺了一面的。这都不是完整的文化。
比如,现代人,经常片面的看待孔子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先做到敬天祭祖,再进而纠偏----敬鬼神而远之,不是靠鬼神活着,靠鬼神指引.你若根本就没有敬天祭祖的信仰,你是无所忌惮的,没有敬畏的,那么,就先别谈敬鬼神而远之。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敬天祭祖,我们的信仰跟世界上其他民族都不一样。因为我们是神传天启文化,祖先是神。我们遵从敬天祭祖,在这个前提下,“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才是正确的。否则,都不能称之为中庸之道。这也是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