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缠论判顶(股海一粟)

(2014-10-14 21:08:39)
标签:

股票

分类: 缠友解缠
 缠论判顶有四个手段或者说工具,下面分别阐述。作者:股海一粟


缠论判顶(1)——日线顶分的实战细节

 (2010-07-14 11:27:42)

逃顶,是股市的最高层技术,会卖才是师傅。在缠论中,有许多判断顶部的技术,我会一一从课文中找来。今天先来一个判断顶部的技术——日线顶分的实战细节。

  一、逃顶:

1、日线盘整背驰或背驰,结合日线顶分,毫不犹豫卖出。

2、日线顶分型出现,并有效跌破5日均线,卖出。

3、更精确简单的技术:日线出现顶分型后,可以找到相应的5、1分钟走势中枢,一般最大的就是5分钟(30分钟没有可能,因为时间不够)。如果该5分钟走势中枢或1分钟走势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并且该卖点不形成走势中枢扩张的情形,那么几乎100%可以肯定,在日线上一定要出现向下一笔了。一旦出现这样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卖出。

二、坚定持有

  1、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在操作级别的K线图上,没有顶分型,那你就可以持有睡觉,等顶分型出来再说。

  2、顶分型形成后,无非两种结构:一种是成为中继型的,最终不延续成笔;另一种是最终延续成笔。中继型的顶分型就继续持有。

  如何判断中继型顶分型是难点,如果你能有效地分辨中继型顶分型,那么你的操作就会有大的进步。如何判断呢?

(1)本级别走势没有盘背或背驰。

(2)顶分型出现后,没有有效跌破5日均线。

(3)顶分型出现后,小级别中枢没有出现第三类卖点。

  3、一般来说,可以把分型与小级别走势类型结合操作,例如日线与5分钟的。如果一个小级别的走势中枢震荡没有生成日K线的顶分型结构,那么,这个走势中枢震荡就没必要走了。后者就算打短差也要控制好数量。因为,没有分型,就意味着走势没结束,随时新高,你急什么?

  4、顶分型出现,但在小级别上出现第三类买点,持有。

  三、高抛低吸

  一旦顶分型成立,必然对应着小级别走势的第一、二类卖点。利用这两个卖点可以先抛。其后,关键看新形成走势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中继的,都是第三类卖点后形成走势中枢扩展,也就是有一个绝妙的盘整底背驰让你重新介入。具体操作如下,比如从顶下来5分中枢(1分钟也可以)形成,之后破5分中枢,但这5分的下来段盘整背驰,那么就应该买回,这样,利用分型搞了一个美妙的短差,又不浪费其后的走势,这就是一个比较及格的操作了。

  四、注意点

  1、利用分型,例如顶分型,卖了以后一定要注意是否要回补,如果一旦确认是中继的,应该回补,否则就等着笔完成再说。但一定要注意,中继顶分型后,如果其后的走势在相应小级别出现背驰或盘整背驰,那么下一顶分型,是中继的可能性将大幅度减少。中继分型,有点类似刹车,一次不一定完全刹住,但第一刹车后如果车速已明显减慢,证明刹车系统是有效的,那么第二次刹住的机会就极大了,除非你踩错,一脚到油门上去了。

2、必须与小级别的第二买卖点配合看。 

3、要利用好盘整背驰,这样就不会漏掉回补,或者是非盘整背驰而回补早了,一般来说,非盘整背驰的,一定要等待背驰出现才可以回补。卖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了。

4、大级别的分型和某小级别的第一、二买卖点并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有前者一定有后者,但有后者并不一定有前者,所以前者只是一个辅助。

缠论判顶(2)——背驰顶

 (2010-07-17 10:30:12)

背驰,是缠论的核心内容,顶背驰的正确判断,铺就你的成功之路。一个顶背驰中,几乎包含了缠论的所有技术要点,判断顶背驰应作为你通向成功之路上一定要攻克的堡垒。

  一、判断背驰顶技术要点:

  1、首先,没有趋势,没有背驰。什么是趋势,就是要有同级别的两个以上中枢。很多人说背了又背,一是根本没有找中枢;二是两个中枢不是同级别的。当说a+A+b+B+c中有背驰时,必须要a+A+b+B+c是一个趋势。而一个趋势,就意味着AB是同级别的中枢,这点很重要,否则,就只能看成是其中较大中枢的一个震荡。

  2、其次,c必然是次级别的,也就是说,c至少包含对B的一个第三类买卖点,否则,就可以看成是B中枢的小级别波动,完全可以用盘整背驰来处理。而b是有可能小于次级别的,力度最大的就是连续的缺口,也就是说,b在级别上是不能大于c的。例如,如果b是次级别,而c出现连续缺口,即使c没完成,最终也延续成次级别,但c是背驰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3、还有,如果a+A+b+B+c是上涨,c一定要创出新高。否则,就算c包含B的第三类买卖点,也可以对围绕B的次级别震荡用盘整背驰的方式进行判断。对c的内部进行分析,由于c包含B的第三类买卖点,则c至少包含两个次级别中枢,否则满足不了次级别离开后次级别回拉不重回中枢的条件。这次级别的最后的C段里又包含两个中枢,如原来是一个30分级别的趋势,那么最后的C段是5分级别的走势,内部包含2个5分中枢,就可以继续套用a+A+b+B+c的形式进行次级别分析确定c中内部结构里次级别趋势的背驰问题,即这5分级别的C段又包含两个1分中枢,形成1分上涨趋势,再找到这1分趋势的C段,然后观察最后这个C段的内部背驰,这就是背驰的区间套,可以精确地定位最后的背驰点。

  4、背驰有级别,要先观察大级别有无背驰,然后观察你操作级别是否背驰,再利用区间套精确定位背驰顶的高点。一个1分钟级别的背弛,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会制造一个周线级别的大顶,除非日线上同时也出现背弛。但出现背弛后必然有逆转,这是没任何商量余地的。有人要问,究竟逆转多少?那很简单,就是重新出现新的次级别买卖点为止。由于所有的买卖点,最终都可以归到某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而背驰与该种买卖点密切相关,所以可以这样说,任何的逆转,必然包含某级别的背驰,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例如,日线上向上的背驰制造一个卖点,回跌后,在5分钟或30分钟出现向下的背驰制造一个买点,然后由这买点开始,又可以重新上涨,甚至创新高,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5、MACD判断背驰,其前提是,ABC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A之前已经有一个中枢,而B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中枢,这个中枢一般会把MACD的黄白线(也就是DIFFDEA)回拉到0轴附近。而C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A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的背弛。

  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两个中枢的上涨,在MACD上会表现出这样的形态,就是第一段,MACD的黄白线从0轴下面上穿上来,在0轴上方停留的同时,形成相应的第一个中枢,同时形成第二类买点,其后突破该中枢,MACD的黄白线也快速拉起,这往往是最有力度的一段,一切的走势延伸等等,以及MACD绕来绕去的所谓指标钝化都经常出现在这一段,这段一般在一个次级别的背驰中结束,然后进入第二个中枢的形成过程中,同时MACD的黄白线会逐步回到0轴附近,最后,开始继续突破第二个中枢,MACD的黄白线以及柱子都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但这次,黄白线不能创新高,或者柱子的面积或者伸长的高度能不能突破新高,出现背驰,这就结束了这一个两个中枢的上涨过程。

6、小背驰引发大转折:小级别顶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下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

7、卖与不卖举例如果一个按30分钟级别操作的投资者,那么,对于一个5分钟的回调,是必然在其承受的范围之内,否则可以把操作的级别调到5分钟。那么,对于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一个小于30分钟级别的顶背驰,必然首先至少要导致一个5分钟级别的向下走势,该走势有如下完全分类

A、如果这个向下走势并没有回到构成最后一个30分钟中枢的第三类买点那个5分钟向下走势类型的高点,那么这个向下走势就不必要理睬,因为走势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B、当然,在最强的走势下,这个5分钟的向下走势,甚至不会接触到包含最后一个30分钟中枢第三类买点那5分钟向上走势类型的最后一个5分钟中枢,这种情况就更无须理睬了。

C、如果那向下的5分钟走势跌破构成最后一个30分钟中枢的第三类买点那个5分钟回试的5分钟走势类型的高点,那么,任何的向上回抽都必须先离开。

二、我的补充

以上内容大都是原文,我再加些我的理解:

1、缠师背驰举例常用30分级别的a+A+b+B+c,在牛市里,这样的级别是常见的,但在一个平衡市或熊市里做反弹,这样的级别几乎很难碰到,所以,级别可以放小,用5分级别的 a+A+b+B+c更常见,比如2010年前半年的走势

2、背驰的区间套说简单点就是从大到小级别多重背驰共振,如30分级别的,就是30分级别的C段背驰,找到这C段中的C段背驰,再找到C段的C段的C段,就是30分级别里的C段——5分级别里的C段——1分级别里的C段,统统背驰,就是背驰顶了。

3、反弹的背驰顶可以结合黄金分割位压力,重要的趋势线压力,时间窗,前重要平台压力等辅助。


缠论判顶(3)——盘整背驰顶实战细节

 (2010-07-21 13:48:42)

怎样把成本变成负数,盘整背驰顶的判断很重要,各个级别的盘整背驰可以打大小不同的短差。当然,盘整背驰应用在周线以上级别上,亦能逃大顶抄大底。盘整在缠论中有两种形式:一是包含一个中枢的盘整走势;二是没有中枢的ABC三段走势。

  一、含中枢的盘整背驰顶应用

  1、盘整背驰顶的含义:盘整严格的定义中是要包含一个中枢的,即a+A+b形式,A是中枢,b与a比较MACD的柱子的面积,若背驰,则构成盘整背驰顶,其真正的技术含义,其实就是一个企图脱离中枢的运动,由于力度有限,被阻止而出现回到中枢里。

  2、盘整背驰顶出现后操作:

 (1)不回进中枢形成3买:盘整背驰出来,并不一定都要大幅下跌,在背驰点先出来或减仓,在之后的向下段,通过次级别背驰,判断其结束点,形成三买,买回。

 (2)回落进中枢:跌回中枢内,继续中枢震荡,则按中枢震荡操作,直至出现这个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

  3、一般来说,小级别的盘整背驰,意义都不太大,而且必须结合其位置,如果是高位,那风险就更大了,往往是刀口舔血的活动。但如果是低位,那意义就不同了,因为多数的第二、三类买点,其实都是由盘整背驰构成的。

  4站在大级别里,绝大多数的股票都其实是一个盘整,这时候就要用到这因为盘整背驰而形成的类第一类买点了。这个级别,至少应该是周线以上。盘整背驰顶最有用的,就是用在大级别上,特别是至少周线级别以上的,这种盘整背驰顶所发现的,往往就是历史性的大顶部。配合MACD,这种背驰顶是很容易判断的。

  二、没有中枢的ABC三段走势中盘整背驰顶应用

  1、向上走势的ABC三段,一旦C段的MACD红柱子面积小于A,就形成这种类型的盘整背驰顶,在同级别分解和中枢震荡中常用到这种盘整背驰,是打短差最好的方法。用次级别来操作,盘整顶背驰卖,盘整底背驰买回。

  2、在大级别(周线以上)常出现这种类型的盘整背驰顶和底,用MACD判断,逃大顶抄大底并不难。要精确定位,可以通过不同级别背驰段的逐级收缩范围而确定。


缠论判顶(4)——BOLL

缠论判顶(股海一粟) (2010-08-01 17:05:16)

BOLL在缠论顶部判断中不是决定性的作用(走势的背驰和盘背才是决定性的),但有着明显的辅助作用。

  1.在第一类买卖点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从上轨上跌回其下或从下轨下涨回其上,都是从超强区域转向一般性区域,这时候,如果再次的上涨或回跌创出新高或新低但不能重新有效回到超强区域,那么就意味着进入中阴状态了,也就是第一类买卖点出现了。

  图例:


 2、在第二类买卖点中的应用

  更有效的是对第二买卖点的辅助判断,一般,在进入中阴状态,上轨和下轨都会滞后反应,也就是等第一次回跌或回升后再次向上或下跌时,上轨和下轨才会转向,而这时候转向的上轨和下轨,往往成为最大的阻力和支持,使得第二类买卖点在其下或其上被构造出来。

  图例:



缠论判顶(5)——表里关系  

(2010-08-01 17:12:08)

表里关系也是一种辅助判断顶部的方法,且简单明了,实战中也应重视。

 一、表里关系简述

   用1代表向上的笔,-1代表向下的笔;第二个变量也只有两个取值,0代表分型构造中,1代表分型确认延伸为笔的过程中。
  则(1,1)这就代表着一个向上的笔在延伸之中,(-1,1)代表向下的笔在延伸中,(1,0)代表向上的笔出现了顶分型结构的构造,(-1,0)代表向下的笔出现底分型的构造。

 二、顶部判断

  1、周线(1,0),日线(1,0),即大级别顶分型,次级别也顶分型,那么要考虑共振成顶。

  2、日线出现中继型(1,0)后,原(1,1)延续,那么这个中继的(1,0)区间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区间上下两段的(1,1),就可以进行力度比较,一旦出现后一段力度小于前一段,就是一个明确的见顶信号,然后根据对应的走势类型进行区间套定位,真正的高点就逃不掉了。

  3、同理,你操作的级别可以用以上两点判断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