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标签:
杂谈 |
第一单元
(
一、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5课时
2、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培养辨认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目标:认识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4、常规教学不容易达成的目标: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知道地图上的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5、知识基础: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1、认识八个方位的内容和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和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2、培养辨认方向意识和发展空间观念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3、知道地图上的方向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
(1)你认识指南针吗?生活中你都是怎样辨别方向的?
(2)你会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他方向吗?
(3)你会用这些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吗?
(4)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第一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两天将第一个子课题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第二、三、四个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课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相关练习。
3、第二组研究课题:
(1)你认识地图吗?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怎么规定的?
(2)来宾要来我校参观,要是有个平面示意图供他们参考就好了,你们能帮老师这个忙吗?
4、第二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两天把第一个子课题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提出第二个子课题(两天内可进行课题一的有关练习);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课,重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
5、第三组研究课题:
(1)有人向你问路怎么办?怎样能清楚的告诉别人去某一地方的行走路线?
6、第三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在第二组研究课题结束时布置第三组研究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课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教学课本内容。
四、总体课时安排:
1、第一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2、第二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3、第三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4、本单元练习1课时;
5、检测1课时。
第二单元
(制定者:日照经济开发区银川路小学
一、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13课时
2、知识点:
(1)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含估算);
(2)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3)除法的验算,除法估算;
(4)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5)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经历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在实际操作中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4、常规教学不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掌握有关0的除法的计算;正确进行笔算除法;养成估算、验算的意识和习惯;
5、知识基础:表内乘法、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1、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含估算)、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除法的验算、除法估算采用常规教学的办法。
2、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含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
(1)估算238÷6是多少?如果要进行竖式计算,你会么?
(2)类似的题目,你会做么?并且要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
(3)你能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
(4)在研究中你有什么困惑?有什么新的问题需要再研究?
2、第一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1天将第一个子课题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第二、三个研究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及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相关练习;
(3)在展示汇报课结束时,根据学生质疑,提出第四个研究子课题,从而引出第二组研究课题。
3、第二组研究课题
(1)估算609÷3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题目都会做吗?832÷4
(3)类似的题目,你会做么?你能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
(4)通过推理、分析,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你有兴趣研究“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四位以上)的除法”吗?)
4、第二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1天将第一个子课题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第二、三个研究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及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相关练习。
(3)在展示汇报课结束时,根据学生质疑和探究的兴趣,提出第四个研究子课题。
四、总体课时安排
1、回顾与复习有关的表内乘、除法,口算除法1课时;
2、回顾与复习有关除法的竖式计算,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1课时;
3、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1课时;
4、除法的验算、估算1课时;
5、第一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6、笔算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练习课1课时;
7、第二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8、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1课时;
9、联系生活实际,整理与复习、1课时;
10、检测1课时。
第三单元统计
(制定者:日照经济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4课时;
2、知识点: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3)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4)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点中的(1)(2)(3);
4、常规教学不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点(4);
5、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4、有关横向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的含义、求法的内容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
(1)调查本小组同学的身高,制作成统计表。
(2)你能用合适的统计图描述统计表中的信息吗?
(3)如何做到更简明,更直观的利用统计图来描述统计表中的信息。
(4)如何确定适当的起始格;及其它格的数量。
(5)完成课本41页第3、第4题。
2、第一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3天将第一个子课题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第二、三、四个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课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1)展示交流四个子课题,重点交流第二、三个子课题;2)完成课本相关的练习。
3、第二组研究课题
有关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练习十一第1题和第3题,题目是:通过调查,算出本组成员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大约各是多少?再和其它小组进行交流比较一下这些内容。
4、第二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在学习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这一内容之后,布置第二组研究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课。主要内容:1)汇报展示第二组研究课题;2)对各大组、小组进行评价;3)完成课本44页的练习。
四、总体课时安排
1、教学横向条形统计图1课时;
2、第一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3、教学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1课时;
4、第二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第四单元
(制定者:日照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一、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5课时
2、知识点: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3)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它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地运用两种计时法表示时刻;
(4)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
知识点(1)、(2)中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4、常规教学不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
知识点(2)中有关平年、闰年的知识、(3)、(4)
5、知识基础: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认识,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的感性经验。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1、有关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和平年、润年等方面的内容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2、有关24时计时法和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两部分内容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和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
(1)计量时间的单位有哪些?关于年、月、日的时间单位,你有哪些了解?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几个连续不同年份的年历,看看从中你还有哪些收获?
(3)为什么二月的天数不确定?
2、第一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2天将第一、二个子课题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第三、四、五个研究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及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和相关练习。
3、第二组研究课题
(2)你能将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时间用这种“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
(3)如何将这种“24时计时法”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普通计时法?
(4)算一算你搜集的商店、银行的上班时间或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
(1)在“年、月、日的认识”展示汇报课之前,将第一个子课题布置下去,展示汇报课之后,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第二、三、四个研究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及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及相关内容的强化训练与拓展。
四、总体课时安排
1、第一组研究课题展示展示交流1课时;
2、第二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3、本单元练习课1课时;
4、检测1课时。
第五单元
(制定者:莒县第二实验小学
一、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8课时
2、知识点:
(1)
(2)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表: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点(1)、(2)
4、常规教学不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点(3)、(4)
5、知识基础: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
(3)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1、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采用小课题教学的办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采用常规教学的办法。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
(1)算式“300×10”与“300×30”(课本情境图上题目)你能口算吗?
(2)类似的题目,你会做么?
(3)你能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使你的口算既快又准?
2、第一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1天将第一个子课题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第二、三个研究子课题;
3、第二组研究课题
(1)24×12与19×19(课本情景图上的题目)是多少?你会计算么?
(2)还有别的算法吗?哪种方法简便些?
(3)你能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
4、第二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1天将第一个子课题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第二、三个研究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及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相关练习。
四、总体课时安排
1、第一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及练习1课时;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及练习1课时;
3、第二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练习1课时;
4、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课时;
5、整理与复习1课时;
6、检测1课时。
第六单元
(制定者:
一、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7课时。
2、知识点:
(1)认识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知道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2)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
(1)中的认识面积的含义,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中的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常规教学不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
(1)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5、知识基础: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1、认识面积的含义,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采用常规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2、面积单位表象的建立,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
(1)分别用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测量两个面积差别不大的长方形的面积。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2)分析记录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3)把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分成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数一数有多少个?你能知道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的关系吗?由此你还想到什么?
(1)提前两天将第一、二个子课题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布置第三个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课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1)常规教学认识面积;2)展示交流研究课题,针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习题进行练习。3)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对各个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3、第二组研究课题
(1)猜想长方形的面积跟谁有关?
(2)画出一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提示:摆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
(3)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你能类推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
4、第二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1)展示交流研究课题,2)进行相关的练习。
四、总体课时安排
1、面积和面积单位及其进率常规教学与研究课题展示交流相结合1课时;
2、公顷、平方千米常规教学及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课1课时;
3、第二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4、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练习课1课时;
5、检测1课时。
第七单元
(制定者:日照市第二实验小学
一、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5课时;
2、知识点:
(1)小数的含义。
(2)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3)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4)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点2、知识点4
4、常规教学不容易达成的教学目标:知识点1、知识点3
5、知识基础: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习了常用的计量单位。对小数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积累。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1、小数的含义、认读写两位小数采用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2、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
(1)搜集并记录生活中的小数。
(2)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记录商品的价格并了解它们的含义。
(3)你的身高是1米几厘米?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2、第一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2天将前两个子课题布置下去,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后,布置第三个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及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展示汇报,相关练习。
(1)四名男生的跳高成绩如下:小明0.9米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写写你的发现。
(1)在第一节展示交流课临结束时布置第二组研究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交流课,主要内容:1)展示交流研究课题,2)练习。
5、第三组研究课题
(1)一支钢笔4.3元,一支铅笔0.6元,一共多少钱?相差多少钱?你会算吗?列竖式算算看。
(2)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6、第三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在第二节展示交流课临结束时布置第三组研究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交流课,主要内容:1)展示交流研究课题,2)练习。
四、总体课时安排
1、第一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2、第二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3、第三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4、本单元练习课1课时;
5、检测1课时。
第八单元
(制定者:日照港第一小学
一、教材分析
1、教师教学用书建议:4课时
2、知识点:
(1)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体会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策略,逐步形成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5)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合作意识。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常规教学容易达成的目标:
(1)中的用乘法或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2)。
4、常规教学不容易达成的目标:
(1)中的乘法解决两步问题中的其它做法;(1)中的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3);(4);(5);(6)。
5、知识基础: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万以内的加减法;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1、用乘法解决两步计算和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其它做法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2、用乘法或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以及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采用常规教学方法。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
(1)课本第99页例1(借助情境图)。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3)你能将每种方法的步骤和同组交流吗?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或者要求最后问题应该先求什么?)
(4)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两步乘法来解答?搜集记录至少三个问题,试着叙述步骤并解出来。
2、第一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两天将第一个子课题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第二、三、四个研究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及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的交流汇报及相关的练习。
3、第二组研究的课题
(1)课本第100页例2(结合情境图)。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3)你能将每种方法的步骤和同组交流吗?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或者要求最后问题应该先求什么?
(4)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两步除法或乘除法来解答?搜集记录至少三个问题,试着叙述步骤并解出来。
4、第二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两天将第一个子课题布置下去,根据学生研究进展情况相继提出第二、三、四个研究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及常规教学相结合的课,主要内容:研究课题的交流汇报及相关的练习。
四、总体课时安排
1、第一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一课时。
2、第二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一课时。
3、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课时。
4、检测一课时。
第九单元
(制定者:日照市外国语学校
一、教材分析
1、教师用书建议:2课时
2、知识点:
(1)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能根据实物代换,计算物体的数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3)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常规教学容易达到的目标:(2)中的教学目标
4、常规教学不容易达到的目标:(1)中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3)中的教学目标。
二、是否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的内容安排
本单元内容适合采用数学小课题研究方式。
三、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指导
1、第一组研究课题(例1):
(1)根据统计表,你能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共有多少人吗?
(2)怎样表示两个课外小组的人员组成情况更清楚?
2、第一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提前两天将第一个子课题安排下去,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再提出第二个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交流课,并进行相关练习。
3、第二组研究课题(例2):
(1)研究天平及天平的作用。
(2)根据天平称水果演示图,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呢?
4、第二组研究课题具体安排:
(1)在例1课时将要结束时,安排第一个子课题,根据学生研究的进展情况再安排第二个子课题。
(2)安排一节展示汇报课,并进行相关练习。
四、总体课时安排
1、第一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2、第二组研究课题展示交流1课时
3、检测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