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北京胡同中的“门当”与“户对”

标签:
老北京胡同门当户对历史与文化传承 |
分类: 燕京游 |
在京城的胡同里你可以看到许多的“门当”与“户对”,而“门当”与“户对”是老北京四合院和古民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用于镇宅的建筑装饰现今已存世不多了。
所谓“门当”指的是大门前左右相对而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有圆形和方形之分。圆形代表战鼓,表明主人是武官,方形代表书籍,表明主人为文官。“户对”则是指位于门楣上方或门楣两侧的圆柱形木雕或砖雕,这种木雕或砖雕位于门楣之上,一般都是双数,有的是一对两个,有的是两对四个,所以称户对。
用木头雕刻的户对位于门楣上方,一般为短圆柱形,每根长大约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而用砖雕刻而成的户对则位于门楣两侧,上面大多雕刻有瑞兽珍禽为主题的图案。
户对多少与官品大小成正比,一至五品可以是六个,六至七品可以为四个,普通大户人家也可以有两个。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这是建筑学上和谐美学原理,因此“门当”与“户对”常常同呼并称。
门当大小,户对的多少是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标志。所以,门当户对现在逐渐演变成社会观念中衡量男婚女嫁条件的一个成语了,但是,在今天“门当户对”的典故反而被人们忽略了其原来的意思了。
后一篇:寻访京城胡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