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跳跃》说课稿
(2012-03-06 15:45:24)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说课稿 |
《支撑跳跃》说课稿
一、教材选择:
本课主教材选自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材技巧与器械体操中的《支撑跳跃——发展支撑跳跃能力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支撑跳跃是小学体育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是一项借助支撑的跳跃活动。整个动作包括助跑、起跳、支撑腾空和落地这几个环节,其中迅速有力起跳是五至六年级支撑跳跃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重点。选择“撑骆驼”练习是为以后学习山羊分腿腾越做准备、打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运动基础知识、技能,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好学,体力充沛。但学生的上肢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较差,在知识的理解、动作的准确掌握和学习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运用多种激励手段,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另外,五年级学生上肢力量较弱,对完成动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基本动作的同时,应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四、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支撑跳跃练习,乐于展示自已的动作。
2、让学生知道分腿腾越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腿腾越方法,体验主动参与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3、增强学生的上、下肢以及腰腹肌力量,发展身体的灵敏和协调性,提高支撑跳跃能力。
4、通过相互学习与交流,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克服畏惧感。
5、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教学重点:起跳迅速有力
教学难点:起跳、分腿的协调配合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首先采用了情绪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采用了示范法,以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激发学生的情感。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我还采用了讲解法、层层递进法、分组练习法、纠正错误法、表扬与鼓励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此动作。教学中教师讲解启发,学生练习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思维创造,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用游戏与比赛的方式进行了灵敏、快速反应和快速奔跑能力的练习。既增加了练习强度,又达成了课的运动负荷的要求。
七、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除了常规教学外,安排了课课练内容——队列队形练习。随后以游戏的形式安排了准备活动的内容以及辅助性练习内容,为学习主教材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同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基本部分:
“撑骆驼”是本课的主教材,我首先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请事先培训的学生示范一遍规范的完整动作,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表象,然后分解动作演示,讲解动作的要领。采用层层递进教学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组织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示范进行分解练习:学生2人一组进行原地及上一步的起跳提臀练习,目的就是解决起跳分腿的协调配合问题。为了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树立安全意识,采用四人互助的方式,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下进行练习,以此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化解教学难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边巡视、边指导,不失时机地采用“激励法”,帮助学生调整情绪树立信心。最后通过学生的展示,使同学们在观摩中得到新的启发,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结束部分: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放松机体,调节身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和小结。
八、课后反思:
本课主教材是“撑骆驼”,它是支撑跳跃典型的动作,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而此时的小学生不管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是有显著的特征,常表现为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模仿力强及兴趣广泛,而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护意识差。我在掌握了学生上述特点后,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我在练习前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让学生严格遵守练习程序和群体活动规范,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