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2015-03-25 10:08:07)
标签:

冯艳美

分类: 特色活动与书法教育

第一课时  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 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http://s9/mw690/002TzGhbgy6Rnw2q3iM28&690 1-19课时" TITLE="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 

 

 第二课时  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讲授新课。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3.左上格、坐下格;4.右上格、右下格。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 点2.横3.竖4.钩5.挑6.撇7.短撇8.捺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

 

  四、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可提出要求:1.临得像;2.要有起笔和收笔;3.捺要写得自然。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以利总结。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课下练习写字。 

 

 第三课时  撇的写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撇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撇的写法,中锋行笔。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猜谜语:长头发,飘起来。打一笔画。待同学们说出“撇”后,出示课题:第六课 撇的写法。

 

  三、将受新课。请学生观察“撇”的特点,和哪个笔画有相像的地方:1.它和“悬针竖”有相像的地方,它们都是起笔粗,末端细。2.它和“悬针竖”的角度不同,“撇”是斜的,“悬针竖”是垂直的(学生可能说不出“垂直”两字,只要说出是“直”的即可)。撇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左斜下行(要中锋行笔,边行边提),提笔出锋。可让学生用手指代笔在书上写几遍。让同学们看范字“左”、“千”,说出笔顺,及其在米字格的位置。硬笔作业要求:出锋自然,不要过快。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六课的作业,巡视行间,轻声地纠正同学们的错误,同时放段音乐(声音不要过大),使同学们在欢快地气氛中学习。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挑出写得好的作业在专栏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课时  捺的写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捺的写法、捺角捺尖的写法。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这一笔象什么,老师出示课题,第七课捺的写法

 

  请同学观察“捺”的特点:1、它象一把笤帚; 2、上细,下粗,出尖 3、在斜线上

 

  捺的写法:先左上,转锋斜下行,边行边按,把笔毛铺开,到捺角处,慢提平出锋,(由于此笔划较难,老师讲述要准确,演示要稍慢,让同学看清楚)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七课作业,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园行;

 

2、笔顺;

 

3、在田格中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硬

 

笔字要求捺画出锋自然。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是的

 

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希望同学们课下多练习,老师要了解课下练习的实例,以多种办法表扬,促进同学们的进步。

 

  

 第五课时  点的写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三、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四、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五、讲授新课。出示课题:第八课点的写法。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1、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2、在米字格中的位置。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

 

  六、完成第八课作业、范字处理时,请同学说出其图形、笔顺。硬笔书写强调提按。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解课堂气氛。

 

七、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

 

 

第六课时  竖钩的写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竖钩的写法、钩的写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表扬班上书写认真的同学。

 

  三、复习竖(垂露竖)的写法。垂露竖的写法:先左上,转笔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收。问:如果在垂露竖的末端加点东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待学生说出“竖钩”后,出示课题:第九课:竖钩的写法。

 

  四、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观察“竖钩”的特点:1.其外形像一个钩子;2.其是竖和钩组成的;3.其在竖中线上。竖钩的写法:因为垂露竖已经学过,所以尽量请学生多动脑子,总结出竖钩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锋,出钩。请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书写练习。

 

  五、巩固练习:完成第九课作业,范字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1.图形为“ ”形;2.笔顺;3.“竖钩”在竖中线上。硬笔要求:学生写出的字尽量和帖一样,每写完一遍,和帖上的字对照检查一遍,不断地纠正错误,越写越好。学生练习时,配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时的一些错误。

 

  六、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表扬方式方法,老师自酌,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佳),对课下练习的学生多加鼓励。

 

  

 

第七课时  提的写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提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提的写法,提的出锋。

 

  教学准备:教学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述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课:提的写法。出示提的写法挂图。 请学生观察提的特点:(一)像一把刀的尖。(二)其在斜线上。(三) 由粗到细。 提的写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笔转锋向上,边行边提(要稳),出锋。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十课作业,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范字“江、抖”的笔顺及用图形分析这两个字。硬笔练习部分可提醒“三点水”的写法。以音乐伴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师范,纠正错误。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

 

 

 

 

 第八课时  捺的写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捺的写法、捺角捺尖的写法。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这一笔象什么,老师出示课题,第七课捺的写法

 

  请同学观察“捺”的特点:1、它象一把笤帚; 2、上细,下粗,出尖 3、在斜线上

 

  捺的写法:先左上,转锋斜下行,边行边按,把笔毛铺开,到捺角处,慢提平出锋,(由于此笔划较难,老师讲述要准确,演示要稍慢,让同学看清楚)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七课作业,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园行;

 

2、笔顺;

 

3、在田格中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硬

 

笔字要求捺画出锋自然。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是的

 

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希望同学们课下多练习,老师要了解课下练习的实例,以多种办法表扬,促进同学们的进步。

 

  第九课时  点的写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三、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四、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五、讲授新课。出示课题:第八课点的写法。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1、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2、在米字格中的位置。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

 

  六、完成第八课作业、范字处理时,请同学说出其图形、笔顺。硬笔书写强调提按。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解课堂气氛。

 

第十课时  火的写法

 

 http://s9/mw690/002TzGhbgy6Rnw2q3iM28&690 1-19课时" TITLE="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

 

第十一课时   永的写法
http://s9/mw690/002TzGhbgy6Rnw2q3iM28&690 1-19课时" TITLE="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

第十二课时  有的写法


http://s2/mw690/002TzGhbgy6RnwjFb7b11&690 1-19课时" TITLE="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

第十三课时  无的写法

 

http://s2/mw690/002TzGhbgy6RnwjFb7b11&690 1-19课时" TITLE="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


第十四课时  也得写法
http://s15/mw690/002TzGhbgy6RnwjFWMKde&690 1-19课时" TITLE="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

第十五课时  者的写法

 

 

http://s15/mw690/002TzGhbgy6RnwjFWMKde&690 1-19课时" TITLE="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

第十六课时  定的写法

http://s16/mw690/002TzGhbgy6Rnw2qgs79f&690 1-19课时" TITLE="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

第十七课时   兴的写法

 

http://s16/mw690/002TzGhbgy6Rnw2qgs79f&690 1-19课时" TITLE="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

第十八课时  为的写法
http://s4/mw690/002TzGhbgy6RnwjFbKb83&690 1-19课时" TITLE="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

第十九课时  方的写法

 

 

http://s4/mw690/002TzGhbgy6RnwjFbKb83&690 1-19课时" TITLE="毛笔书法教案  1-19课时"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