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清泉中学 “172” 课堂育人模式
(2013-10-19 09:18:43)
标签:
教育原创清泉中学文化172 |
“172”课堂育人模式简介
冠县清泉街道办事处中学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指导下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基本框架,是课改理念的基本载体。任何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来落实。
为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使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经验相对固化下来,我校以“自主、合作、探索、高效、创新”型课堂为指导,融汇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谐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诱思探究教学法”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遵循“以人为本、关注生命、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优质的信息技术资源及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结构,逐步探索实施了“172”课堂育人模式。
一、“172”课堂育人模式的理论借鉴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构建当前事物的意义。所以建构主义教学就是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构建他们的知识,更注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积极生命和生长态度的,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家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点,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实现其潜能,教育应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学生,以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展为目标。
3、和谐教育理论的观点是:和谐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
4、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他还说:“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
5、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实质就是情景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目标性学习的和谐统一体。
6、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和因材施教的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因材施教。
7、《学记》中的教学思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二、“172”课堂育人模式解读
“1”是指坚持一个育人理念,即立德树人。始终坚持这一育人理念毫不动摇。
“7”是指和谐真实课堂的7个环节,即“创情设疑、自主探索、研讨提交、精讲点拨、达标反馈、拓展延伸、反思升华”。(“和谐真实课堂”植根于社会的大和谐和我校倡导的和谐管理,是指教学过程中诸多要素与教学环境的和谐,是课堂模式与新课程标准的和谐,是老师和学生新型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学生之间互助合作关系的和谐。是要我们的课堂回归教育本真,用真心做真教育。学生真思考、真合作、真理解,教学过程设计实、达标实、反馈实,形成“三真三实”的真实课堂;和谐真实课堂的表现形式为“自主、互助、提交”。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独立解决的自行解决,经过深度思考解决不了的,提交到小组讨论解疑,小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可以提交到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或者提交到老师那里,老师对各小组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精讲点拨。真正做到教不会的学生,教学生不会的地方。“172”课堂育人模式通过这7个教学环节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真实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校的主人。
“2”是指课堂教学的“双主体”,即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视界,只有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相辅相成的。要避免新课改以来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湮没教师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偏向。教师对课堂环节认真设计,对课程资源认真整合,对课堂内容认真取舍,学生思维才会真有效,课堂反馈才能真达标,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才真和谐,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效果的高效率和高收益。
三、“和谐真实”课堂七环节解读
●
●
●
●
●
●
●
四、“172”课堂育人模式的保障
为了解决“172”课堂育人模式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学校积极创新了教研形式——磨课。每周每学科组至少一节原生态的公开课,先实行课前说课,然后本学科全体教师进行观摩,把课堂的要素分析到每个人,并进行同步录像,下课后把录像进行回放。出课老师课后再说课,同学科组老师根据回放录像及个人观察点逐一点评。学校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点,要求每位老师至少提出一条与其他老师不同的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这样就避免了人云亦云的情况。学校加大磨课力度,实行同课异构,一人多磨,多课型磨课,增强磨课时效性。与此同时,学校又推选几名业务理论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同志任学科主任。成立课改团队,实行“一包、三定、一分解”。“一包”即学科主任包学科、参与学科教研全过程,强化过程指导。“三定”指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一分解”就是把课堂要素进行分解,每个人的观察点有所侧重,这样就把课堂的每个环节与每个要素研究得更透彻、更细致。
五、“172”课堂育人模式的成果
在“172”课堂育人模式落实的过程中,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指在学校建模的基础上,还有能体现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和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的学科模式与个人模式,做到既规范又灵活。全体教师要求大致统一的教学思想,又不抹杀学科之间的差别,更不限制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终开创形成“百花齐放”的绚丽局面。“百家争鸣”是指在学术研究上不同教学风格的讨论与研究,不同教育思想的碰撞和争辩,但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使其相接、相契和相融,形成求同存异的和谐局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