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2-06-01 11:26:46)
标签:
杂谈 |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他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养,还可以使诸多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得以有效发挥,从而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叶澜教授有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而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却往往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也曾经说过:“经验+反思=成长。”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杠杆。笔者多年身处乡镇小学并从事低年级数学一线工作,亲眼目睹了身边的教学行为,现结合自身经验,就上述问题做一下粗略的分析及探讨。
反思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之所以说他必不可少,原因在于:
(一)、课后反思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俗话说:人有十个手指头,可每个手指头都不一样。教师虽有年龄之差,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意识,更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能力,假如我们能主动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交流,并最终应用于下一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那我们的课堂将不再乏味,只能越来越好,并受到小朋友的喜爱,要知道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课后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突破、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构建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正因为课后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教师才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
(二)、课后反思能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
课后反思之所以放在课后进行,主要原因就在于回味,其实也就是回忆课堂的整个过程,此时,教师可以把课堂上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小组活动的展开等采用的一些列的情景引入法、导入语、教法等进行回味,归纳总结、讨论,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总会有点滴疏漏、失误之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探究性学习不够到位等,教师应在课后及时记录下来,并对这些问题作深刻的剖析。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
(三)、课后反思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有这样一种现象,不知同仁们有没有同感:有的教师虽已从教数年,但每一次考试成绩都居于他人之后,显然这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关系。说到课堂效果,不然而然的就与课后反思车上联系了。作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教师很难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敲,具体地对于某一道数学题的解法、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四)、课后反思还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人常说,好文不厌千回改。其实,好课就要千回练。要练就离不开反思,只有通过辛勤的反思,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就能找到实现教育实践的创造性与探究性的途径,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使自己走向反思、研究之路,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做一名懂理论,敢实践的人民满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