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机械设计 |
分类: 机械 |
本篇文章介绍使用KISSsoft对一个两级齿轮减速器建模并进行强度分析的例子。该例子来自于KISSsoft自带的入门例子,但是本文是从机械设计的角度来进行介绍,所以并不翻译原文,也不会涉及到很多操作细节,只是大而化之的说明如何用KISSsoft来进行机械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终极目的】
要建模一个如下图所示的两级齿轮减速器
从上图可见,它有三根轴。
最上面的轴输入运动,它有一个齿轮,该轴两端是两个轴承。
中间轴上有两个齿轮,两端是轴承。
输出轴上有1个齿轮,也有两个轴承支撑。
除了上述传动件和支撑件以外,在输入轴的最左边有一个运动输入,而在输出轴的右边作用一个集中力,最右端有一个输出。
输入轴上的齿轮与中间轴上的左边齿轮啮合;而中间轴上的右边齿轮与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
因此,整个运动的传递如下:
在输入轴的左端输入一个运动,从而轴1转动,带动轴1上的齿轮1转动;齿轮1与齿轮2啮合,带动齿轮2转动,而齿轮2与中间轴固定,从而带动中间轴转动;而齿轮3固定在中间轴上,从而中间轴的运动带动齿轮3转动;齿轮3与齿轮4外啮合传动,从而带动齿轮4转动;而齿轮4由于输出轴固定,因此输出轴转动,最终把运动往外传递。
本问题中,在对减速器进行设计以后,会在输入端输入一个匀速转动,在输出端指定一个阻力矩。
【建模过程】
1.创建轴系及传动件。
通过点击轴承,齿轮,及耦合图标,创建第一根轴系。
按照类似的方式,创建另外两根轴系。
2. 创建齿轮副。也就是两对齿轮之间的联接关系。
首先定义第一对啮合的齿轮。
通过此对话框,定义了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并定义了齿轮的效率是1.
对于第二对齿轮也是如此定义。
3. 定义输入和输出。
对于输入轴,定义2000转每分的转速。
对于输出轴,定义1000NM的阻力矩。
则经过上述3步得到的结果如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三根轴,轴之间的两根线段表明了齿轮之间的联接关系,而输入轴上有一个输入,输出轴上有一个输出。
4. 定义齿轮的基本参数。
对于第一对齿轮,定义传动比,两个齿轮的压力角以及螺旋角。
上述过程定了,第一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是5,两个齿轮的压力角为20度,螺旋角为15度。可见,这是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按照类似的方式定义第二级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
可见,它表明了,第二级齿轮传动比是4,压力角为15度,而螺旋角是0度,因此是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5. 定义轴的几何体。
对于输入轴,确定其直径为30mm,长度为200mm.
对于中间轴,确定其直径为40mm,长度为200mm.
对于输出轴,确定其直径为60mm,长度为200mm.
6.定位轴。设置轴的平行关系,得到三维模型如下
7. 浏览预定义的齿轮和轴承数据。
这里给出了4个齿轮的预定义数据,其中的压力角和螺旋角来自于前面的定义,而齿数则是在预估了小齿轮的齿数后,按照前面给定传动比得到了大齿轮的齿数。这里还默认了法向模数,变位系数,分度圆直径和齿顶圆直径。
从上表可以看到,KISSsoft所取的默认值,对于输入轴的小齿轮,齿数给的是18,而对于中间轴的小齿轮,齿数给的是20。而齿轮2的齿数则是18*5=90,但是这里给定的是88,而非90,这是基于齿数的选择原理而确定的。在齿轮的齿数设计时,我们应该尽量使得大小齿轮的齿数互为质数,以保证均匀磨损。所以KISSsoft给定的是18:88=9:44,这互为质数,而传动比则尽量接近用户给定的传动比。
同样,对于第二级齿轮传动,给定的是20:78=10:39,同样互质,而不是简单的满足用户的要求,给定为4.这也是基于上述原理。
可见,KISSsoft使用及基于内建的专家库,它一方面尽量满足用户的要求,但并不一味的迎合用户的需求,它也会考虑齿轮计的内部规则,从而确保设计出合理的齿轮。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KISSsoft对于模数的选取,也会得到令人惊讶的类似结论。
8.录入输入输出数据。
插入用户界面表如下图。
输入方框内的数据如下图。
左边的两个方框分别是输入速度2000转每分,输出扭矩-1000NM。右边的上面方框内是齿轮的计算方法,下面方框内的内容分别是两根轴的夹角及传动效率。
在输入这些值后,就可以得到输出值,这些输出值已经显示在上表中,凡不是输入的值都是输出值。
从这些输出值我们可以看到,KISSsoft基于每根轴的转速和扭矩计算了输入轴的功率和输出轴的功率,由于没有能量损失,都是10.985KW。
9.插入表达式计算传动比和效率。
在上图的两个灰色方框内可以插入表达式。
第一个灰色方框内插入
其含义是说,如果输出轴的速度不是零的话,那么该单元格内的数据就等于输入轴的速度除以输出轴的速度。显然这就是传动比的定义。
然后在第二个灰色方框内输入表达式
意思是说,如果输入功率是零的话,那么就返回一个出错对话框,否则该单元格内的数据就等于输出功率比上输入功率,而且对结果圆整,并在后面加上一个百分号。
输入完毕后,计算结果如下
在上表中,方框内显示了传动比和效率的计算结果。
传动比是19.067,它是用2000/104.9 得到的;而效率是100%,它是用10.985/10.985得到的。
可见,这里定义单元格内部的数据的方式,与我们在EXCEL中定义表格内部数据的方式一模一样。
10.插入函数以进行运动学计算和强度计算。
在上图右边的四个单元格内插入四个函数,分别进行运动学计算和强度计算。最后结果如下
而这四个单元格内的输入内容分别如下
GP1(计算第一对齿轮)
GP2(计算第二对齿轮,略)
Kinematik(运动学计算)
Strength(强度计算)
每个函数内部的内容都是在调用KISSsoft内部的相应方法,最后总是更新数据单元格。
然后双击上面的四个按钮,得到如下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在给表格的左下方是强度计算结果,它分别给出了4个齿轮的强度安全因子。这些安全因子是基于运行2万小时的寿命给出来的疲劳强度所对应的安全因子。
11.后处理。
运行完毕后,可以把力的计算结果输出到轴,也可以把三维模型的结果输出到某款三维建模软件如SOLIDWOKRS中,以便进行更加细致的结构设计。
可见,上述操作过程就是我们在《机械设计》中进行齿轮设计的过程,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查阅表格,而是直接基于内嵌的机制在计算,中间的过程已经全部被封装。只要输入简单的数据,我们立即就可以看到结果,然后通过修改数据,就可以得到合适的结果。并把数据输出到轴,进行轴的细节设计,把最后的三维模型输出到三维软件中,进行进一步的结构设计,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