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弯曲内力图的绘制---材料力学考前复习题

(2013-07-01 21:18:34)
标签:

杂谈

绘制弯曲变形的内力图,也是每年必考的计算题之一。

下面是2009年期末考试试题中的弯曲内力图的绘制问题。该梁是一外伸梁,上面作用了集中力,集中力偶,分布力系,外力十分完全,该考到的都考到了,是一道比较好的考试题。下面以此为例来说明弯曲内力图的画法。

【问题】梁受力如下,试绘制其剪力图和弯矩图。

image

【问题求解】

1. 计算支反力。

首先绘制梁的受力图如下

image

然后列出两个方程求出B,C两点的约束力。

image

现在用这两个力替换上图中的F(B)和F(C)

image

2.绘制剪力图。

2.1 先绘制出剪力图的X轴,并分段画出几条竖线,为绘制剪力图做准备。

image

2.2 绘制AB段

【起点】受力图中:A点有一个竖直向下的集中力10kN-->因此剪力图中A点下降10,是-10KN.

【区间】受力图中:AB之间一无所有-->因此剪力图中是水平线。

image

2.3 绘制BC段

【起点】受力图中:B点有一个竖直向上的集中力20kN-->因此剪力图中B点上升20,变成10KN

【区间】受力图中:BC之间一无所有-->因此剪力图中是水平线。

image 

2.4 绘制CD段

【起点】受力图中:C点有一个竖直向上的集中力10kN-->因此剪力图中C点上升10,变成20KN

【区间】受力图中:BC之有一个向下的均布载荷-->因此剪力图中斜直线,且斜率为负。D点的值=C点的20KN+对应的受力图中分布载荷的面积(-10*2=20)=0KN.

image

3.绘制弯矩图

3.1 先绘制出弯矩图的X轴,并分段画出几条竖线,为绘制弯矩图做准备。

image

3.2 绘制AB段

【起点】受力图中:A点没有集中力偶--》因此弯矩图从零开始

【区间】剪力图中:AB段是水平线,且是负数--》因此弯矩图是斜直线,且斜率向下。终点值=起点值(0)+对应的剪力图中AB段的面积(-10*2=-20)=-20(KN.M)

image

3.3 绘制BC段

【起点】受力图中:B点有一个集中力偶,且是逆时针--》弯矩图在B点有一个突变,且是向下突变。突变值的大小正是集中力偶的大小(20KN.M).所以B点的值变成-40(KN.M)

【区间】剪力图中:BC段是水平线,且为正--》因此弯矩图是斜直线,且斜率向上。终点值=起点值(-40)+对应的剪力图中AB段的面积(10*2=20)=20(KN.M)

image

3.4 绘制CD段

【起点】受力图中:C点没有集中力偶--》弯矩图保持连续。

【区间】剪力图中:CD段是一向下的斜直线-->弯矩图是抛物线,且开口向下。终点值=起点值(-20)+对应的剪力图中CD段的面积(20*2/2=20)= 0(KN.M),即回到了X轴。

image

3.5 整理图形

擦去多余的线条,得到最终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image

【小结】

  • 绘制弯曲的内力图需要经过三步:求支反力,绘制剪力图,绘制弯矩图。
  • 求支反力依据的是理论力学的静力学平衡方程。
  • 绘制剪力图实际上是分段在绘制。每一段都包含:绘制起点,绘制区间。起点值的突变取决于受力图中此点的集中力;区间则取决于受力图中该区间的性质。如果该区间一无所有,则剪力图是水平线;如果区间内有均布载荷,则剪力图是斜直线;终点值=起点值+对应的受力图的面积。
  • 绘制弯矩图也是在分段绘制。每一段同样包含:绘制起点,绘制区间。起点值的突变取决于受力图中此点的集中力偶;区间则取决于剪力图中该区间的性质。如果该区间的剪力图是水平线,则弯矩图是斜直线;如果区间是如果区间的剪力图是斜直线,则弯矩图是抛物线;终点值=起点值+对应的剪力图的面积。
  • 无论是剪力图还是弯矩图,都是在从左到右,分段绘制。
  • 无论是剪力图还是弯矩图,其起点的突变都取决于受力图。不同的是,剪力图的突变取决于集中力,而弯矩图的突变取决于集中力偶。
  • 剪力图的区间性质取决于受力图,而弯矩图的区间取决于剪力图。
  • 弯曲内力图的绘制是每次期末考试的必考内容。本题十分典型,如果大家彻底掌握了此题,其它题目应该也不存在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