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巧用教材

(2019-03-04 15:03:37)
教材,是老师们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现行的音乐教材,是经过很多著名音乐家、教育学者,结合现今的音乐知识体系、每个学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时代特点等要素,对作品进行精心地挑选,反复提炼编写而成的。每一个单元主题都有着丰富的人文艺术意蕴和其教学意图,我们要尊重辛苦编写教材的教育者和每一个音乐教材中出现的作品。
 学习材料中的论文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用教材教”是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钻研教学方法,还包括对教材以外的其他材料的开发和对学科课程与教材的创造。有了好的教科书,不等于就能上好课。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唱书本上的歌曲,学生听几遍需要欣赏的乐曲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中蕴含的魅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音乐元素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保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巧用教材进行更有效地教学,谈谈我的两点想法:
1、改变小学音乐教材的呈现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提高其音乐理解水平,需要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将教材用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在小学音乐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音乐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如在二年级《跳圆舞曲的小猫》一课中,我将动物王国要举行舞会这个情境贯穿在整节课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听出小提琴模仿猫的叫声时巧妙运用听生活中小动物的声音,猜猜它是谁,从生活经验引入音乐欣赏;进而边听边画图谱,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视听结合,明白是哪些线条是表示小猫的叫声;最后再学唱主题,将主题带上歌词演唱,帮助学生记忆;最后再回到音乐中寻找主题出现几次,从音乐元素上对比哪些地方有不同。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由浅入深地进行音乐感受,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保证了音乐教学的质量。
2、将生活常识融入教学中来
   音乐是人类知识的启迪,情感的体现。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音乐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根据书本进行知识授课,会让学生感到厌烦,缺少学习动力。因此,在小学音乐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与音乐有效联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课堂秩序。教师在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教学模式,从而有效保证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例如,在节奏训练时,低年级可以结合小动物的叫声:小猫“喵 —”,小狗“汪 汪”,小老鼠“吱吱 吱吱”来理解不同的节奏型。中高年级可以利用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倒 车| 请注 意”或者是“中国 队 加 油”,来唤起学生共鸣,更容易从直观的音乐体验变成音乐经验,激发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国内外的音乐教学方法,不断挖掘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创造性地将音乐魅力充分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重视,从而保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