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静悄悄的革命》第一章读书笔记
(2016-04-01 10:12:48)
书中第一章第四节有这么一段话这么写到:“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多么精辟,多么形象的比喻啊!反思我们的教学课堂,有多少老师能做到认真倾听呢?一到课间,老师们就会互相抱怨班里的学生每天上课积极性不高,回答问题都答不到点子上,弄不明白这群学生每天坐在教室里都在想些什么,听些什么。可是却没有老师思考过为什么学生会这样回答?是不是我的提问出现了什么问题?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桌上摆放着教学的每个流程,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想着自己该说些什么话,该怎样把学生引到自己设计的教学流程中来,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预设的答案,我们心里就很急,一急就随便给学生找个理由让他坐下,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并说道:“你是不是也这样想的?”这样的对话不是倾听,更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整个课堂让我们感觉学生始终被老师、被教学设计所牵着走。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会让学生失去个性发展的机会,学生就容易陷入一种“齐步走”的框框中。左滕学先生也提到:“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老师的倾听,不单单是倾听学生的发言,更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孩子们被隐藏的心声,从内心显露出的真实的想法,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也只有做到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的体现“以人为本”。
书中还提到教师除了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聆听的习惯。佐藤学也在书中提到“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善于倾听不仅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要不断的培养孩子这种重要的能力,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从别人的发言中汲取知识,同时比较自己和别人的思考角度有何异同。在课堂上,我很注重引导学生的相互聆听,无论谁在发言,大家就会把目光投向谁,热情、期待的目光聚集在发言者身上,给发言者一种无声的鼓励,让他更有自信地发言,这种自信又反过来给了学生们积极的感染,激励他们把话讲得更流畅,更精彩!在倾听中我还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认真聆听的同时要思考:他说得怎样,有什么补充,我不同意什么观点。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学生与教师的课堂!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