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2015-06-19 08:01:15)
标签:
教育 |
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声势”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有声音、有姿势的节奏教学,是体态律动的一种形式。孩子们边唱边做动作,如拍手、捻指、跺脚等形式,从而使节奏练习变得流畅自如、有表现性,而不是机械的打拍子。在这些动作训练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比如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进行分组练习,最后将三组结合起来为歌曲伴奏。这种方式的节奏练习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
器乐教学是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为世界音乐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奥尔夫不仅创造出了一整套适用于音乐教学活动的乐器,还为这些乐器编配了大量的示范性教材,同时教授了很多乐器的演奏方法,特别是进行即兴教学的教学方法。这些贡献至今还无人超越,在全世界仍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奥尔夫乐器音色优美、音高准确,并且可以根据歌曲和演奏水平的难度灵活拆卸,具有简单易奏的特点。
奥尔夫在形成自己的音乐教学体系过程中,曾经受到瑞士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的影响。体态律动是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的一种形式,而奥尔夫的形体动作教学是一种将语言、节奏、动作结合在一起,即在语言或节奏的基础上创造出各种动作的一种形式。这样的一些形体训练,旨在发展孩子的听力、反应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奥尔夫的形体动作训练主要包括:
(1)反应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对音乐在视觉或听觉上做出的反应的一种能力。通过对音乐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变换动作的空间或方式。
(2)体操练习。就像是跑步前的热身运动,主要是为器乐或节奏旋律练习做准备的,如: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放松躯体等练习。
(3)动作训练。奥尔夫的动作训练从人类最常见的走跑跳开始,将它作为节奏训练的起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加入一些跑马、摆动等难度高一点的动作练习。通过各种动作的系统训练,增加学生的表现欲,为以后的即兴创作打下基础。
(4)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就是将各种动作进行有组织的结合和变奏,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感受不同节奏型、速度的能力。
(5)动作游戏。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音乐的各个结构级组成部分用动作做出反应,也可以是对歌词或诗歌用即兴的方式来表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想象力。
(6)即兴动作练习。这种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无意创作,帮助学生克服心中的胆怯,能够更让学生大胆、创新地进行表演和创作。
5、即兴创作教学
奥尔夫认为,即兴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最直接的表露。即兴创作教学注重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做得好不好并不是关键,最重要的主动参与,并获的情感的体验。创作教学主要遵循“小苗长成大树”的教学原则,即由一个细小的素材入手,加以重复、变化,是音乐素材不断扩大,加繁,使之成为完整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