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学反思
(2015-04-17 09:15:01)
标签:
教育 |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经常出现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是培养他们空间观念的好素材,本课是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8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方向板,进而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依据判断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的七个方向,但这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为二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为此,我预设了以下环节: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并理解方位知识。如课前我会提问: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这个问题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得上来,通过交流明确学生此刻坐在教室里面向的就是东方。既加深学生的记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会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方位:在出示例题后,我会让学生说说图中都有哪些建筑物或者场所,引起学生的关注。接着向学生提问:学校的北面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后,继续问学生:“学校的北面是汽车站”这句话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呢?通过交流明确还可以说成“汽车站在学校的北面”。通过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方位,能够让学生在做课后练习时不会被语言所表达的方位词造成思维的混淆。
3.发挥主动性,突破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在做“想想做做”时,我注重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参照物想同桌提问题,巩固他们方位的练习。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辨认学校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地认识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新的方向,练习设计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但这节课还是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
1、学生在在描绘方位时不同的参照物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要注意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语言的完整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注意这一点。
2、在最后“动手做”环节,没有让叙述方位的同学到黑板上来,造成很多学生都不能看到,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及时纠正。
3、在跳棋子的练习中,由于时间关系,我进行了分组练习。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应该让学生每一题都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