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五.长生不老的咒语

(2015-06-09 16:45:37)
标签:

股票

十五.长生不老的咒语

中国股市20多年来,数以千万的股民,在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生与死的博弈,智慧与实力的较量之后,幸存者寥寥无几。为国捐躯者默默无闻,不留青史;幸存者还在垂死挣扎,生死不明,前途未卜。那么在股市中究竟怎样才能长久的生存下来?如何才能长生不老?长生不老的咒语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股市中的“四低四高,四多四少”长寿之道。

一、长生不老的咒语之一:“四低”

1、低位。低位就是相对于前期跌幅和近期涨幅而言。如果前期跌幅巨大,说明未来上涨空间较大;近期涨幅不大,说明安全系数较高,下跌风险不大。
举例:荣安地产   000517   2012.2.14日
2、低价。低价时相对于市场的平均股价而言,一般来说低价股容易吸引跟风盘,需要拉升的资金也相对较少,容易拉升,即使拉升幅度较大也让散户在心理上不觉得高位。
举例:川润股份  002272  2012.2.8日
3、低市盈率,低市盈率意味着股价被低估。业绩增长良好,即使被错杀,最终还是会被市场所认可。低市盈率可以避免恐慌盘和增加跟风盘,为股票拉升创造了基本条件。
举例:庞大集团   601258  2012.2.13日
4、低流通盘。低流通盘为高度控盘创造了有利条件,一般流通盘在1—5亿之间,市值在30亿元以内比较适宜。流通盘太低或太高会导致股性不活跃,主力也不容易控盘。
举例: 江南红箭  000519  2012.1.31日

二、长生不老的咒语之二:“四高”

1、高换手率。换手率代表人气,人气越旺越能吸引跟风盘,股价越是在这种严重的分歧中不断提高散户成本,不断推升股价。换手率高的时候成交量也是放大的。换手率和成交量都是人气指标,都可以反映股票的活跃程度,换手率,成交量越高,股性越活跃,股性越活跃越有利于投资者买卖交易。(换手率一般在7%以上算比较活跃)。
举例:紫鑫药业  002118  2012.2.1日
2、高控盘率。每只股票的流通盘是固定的,散户并不能引领股票的方向,只有拥有大多数筹码的主力才能引领潮流,才能左右股票的方向和强有力的推动者。所以主力控盘程度越高,越能掌控一只股票的波动,一旦启动推动力也越强。而主力控盘程度可以从套牢盘、吸筹时间、形态、震幅加以判断,套牢盘越少,吸筹时间越长,形态越规则,振幅越小说明主力控盘程度越高。
举例:大元股份   600146  2012.2.6日
3、高成功率。在股市中成功率是操作成败的关键,而趋势是成功率的决定因素,上升趋势成功率有80%,下跌趋势成功率只有20%,而横盘趋势的成功率是50%,所以我们在上升趋势中操作成功率才会高,才能保证获利。
举例:吉恩镍业    2009.1.15日
4、高成长率。虽然低市盈率能反映一只股票的潜力,但高增长率也可以成为股票炒作的预期,所以业绩亏损和高市盈率只要有利润增长的预期 也照样可以炒作。

三、长生不老的咒语之三:“四多四少”

1、多看少动。所谓多看少动就是多思考少操作,一方面不要频繁操作,另一方面是增加持股时间。因为大多数股票真正上涨的时间是不多的,而盘整休息的时间远大于上涨的时间,所以频繁操作容易踏错市场的节奏,持股时间太短容易错过获利空间。
举例: 莱茵生物  002166  2010.1.28日—2010.9.10日
2、多阳少阴。一只股票上涨是否有力,庄家是否控盘,股性是否良好,人气是否旺盛,抗跌性是否强大。从阴阳k线的比较即可判断。阳多阴少的股票更容易吸引跟风盘。上涨更有持续性。
举例:法因数控  002270  2012.2.3日—3.20日
3、多学少盯。时代在发展,市场在变化,知识在更新,仅凭一技之长或陈旧的知识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过去,现在赚钱的方法、技能不一定适用未来,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完善自我知识体系,才能适应对这个千变万化的市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满足现状,不求上进,自以为是最终会被市场淘汰。一直盯盘对我们培养良好的心态并不利,我们可以把大量盯盘时间用来学习别人先进的投资理念和知识体系,拓展我们的知识。
4、多赚少赔。在股市中只有多赚少赔才能保证最终获利,才能在股市中长久生存下来,要想多赚少赔就必须在上升趋势中寻找强势股增加持股时间,不要频繁操作,尽可能多的获利;而在下跌趋势中,尽量少操作,设好止损位,尽可能少的亏钱。这样才能在保证不损失本金的前提下多赚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