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教学反思
(2014-08-02 08:09:45)二次函数探究题是中考的重点和热点.用二次函数求解最大利润问题是其典型代表,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个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增强对难点内容的分解与强化,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情境的设计,
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果每件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一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我知道二次函数的应用是难点,何况该题目又是涨价又是降价.怎样才能让学生从方程思想过渡到函数呢?.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类利润型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在上学期二次方程的应用中,经常做关于利润的题目,其中的数量关系学生也很熟悉,所不同的是方程问题是告诉利润求定价,函数问题是不告诉利润而求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高.如何解决二者之间跨越?于是在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做了如下调整,设计成三个题目:
1、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要想获得6000元的利润,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
(学生很自然列方程解决)
改换题目条件和问题:
2、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时,商场能获得最大利润?
分析:该题是求最大利润,是个未知的量,引导学生发现该题目中有两个变量——定价和利润,符合函数定义,从而想到用函数知识来解决——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并且利润一旦设定,就当已知参与建立等式.
于是学生很容易完成下列求解.
解:设该商品定价为x元时,可获得利润为y元
依题意得: y =(x-40)·〔300-10(x-60)〕
=-10x2+1300x-36000
=-10(x-65)2+6250
当x=65时,函数有最大值.
即该商品定价65元时,可获得最大利润.
增加难度,还原问题
3、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一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该题与第2题相比,多了一种情况,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需要把两种情况的结果作比较才能得出结论.我把题目放给学生,结果学生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
这说明我们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背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根
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及时调整课程内容的设计,在平时教学中要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在题目的设计上要有梯度,要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还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