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2017-04-07 10:43:41)分类: 语文教学设计 |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有真实的故事,也有童话故事;有国内的故事,更有国外的故事,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再现场景。学习本组课文,不仅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品读、感悟;还要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尊老爱幼、关心他人是美好的人间真情,必要时要给予别人真诚的帮助,献出一份爱心。本单元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一篇略读课文《妈妈的账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然后围绕此专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美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6、在品味、感悟的基础上再发挥想象能力写话练习和讲故事练习。
7.默读可以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8.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9.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
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读通课文,能运用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读懂文章内容,但对于文章思想的理解,对文中真情的体会,还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一般比较浅显。
四、课时安排:
《可贵的沉默》
2课时
《她是我的朋友》
2课时
《七颗钻石》
2课时
《妈妈的账单》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3课时
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 1课时
教 学目 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4.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知识点梳 理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教 学过 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二、出示学习提示,指导学习,认读生字。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能解决?
四、借助插图,导读感悟
1、指导看图:出示两幅图
①第一幅图中同学们表现怎么样?而第二幅图呢?
②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两幅图的内容,快速地找出来。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练读。
3、指导朗读
(第一幅图的相关内容)出示第一幅图: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先来读一读跟这幅图有关的句子。
小结:多么幸福啊,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孩子们都感受到了。板:感受父母的爱
4、指导朗读(第二幅图的相关内容)孩子们会感受爱了,这还不够,老师还要寻找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那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接着看课文。
(1)出示第二幅图,读有关句子,学生评读
(2)在读中感悟孩子们的内心:"沉默了足足一分钟……可爱恰恰在那……神色之中"
看图说话,展开想象的翅膀,同学们沉默了,在这一分钟里,他们可能在想什么?
5、对了,同学们已经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所以这种沉默是可贵的。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道错了,孩子们在思考,在想办法弥补)
四、总结:通过读文,我们知道同学们不但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上完这节课让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堂课,留下许多遗憾,许多不足,看到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这对自己是无声的鞭策,我要努力再努力。
教 学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点梳 理学习人物神态描写的方法
教 学过 程
一、初读,切入重点,感知人物外在表现
1、快速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题目中的“她”和“我”分别指谁?这篇课文讲述了“她”与“我”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阮恒在献血时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划出来。
3、师生交流。
4、自由朗读并思考:这些句子中,阮恒的哪些动作是相近或是相同的。(板书:哭、掩)
二、再读,突出重点,体验人物内心活动
1、自由朗读描写阮恒“哭”的句子,边读边体会,阮恒每次都是怎么在哭?(板书:怎么?)
2、引导学生从“啜泣”、“呜咽”、“持续不断”等词语理解并体会阮恒哭得很伤心。
3、指导学生边读边比较阮恒哭的程度是越来越伤心。
4、指导朗读并体验阮恒内心的痛苦。
5、出示课件,激发学生想象: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阮恒想到了些什么?
6、再次鼓励学生体验朗读。
三、精读,强化重点,感情人物精神品质
1、自由朗读描写阮恒掩盖痛苦的句子,边读边思考,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苦?他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痛苦?
2、小组合作学习。
3、师生交流。
①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苦?指导学生从“捂”、“掩盖”、“竭力”等词语体会阮恒是在竭尽全力地不让自己哭,并指导朗读。
②阮恒为什么掩盖自己的痛苦?
4、展示课件,激发学生想象,阮恒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为了鼓励自己为小姑娘献血,他会不断地对自己说什么?
5、指导朗读,再次体验阮恒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活动。
四、品读,回归重点,升华学生情感体验
1、引导学生在阮恒“怕失去生命”和“怕失去朋友”两句话中间加一个字,来表现在阮恒的心中朋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2、引导学生体会并朗读阮恒在输血过程中“哭”和“掩”的句子,体会阮恒真实、朴实、感人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帮助自己的朋友。
课 后反 思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我通过引导学生从读中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心理,从这点入手,以点带面,统领整个教学。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二、抓关键词,体会人物心理
三、读悟结合,深化情感
四、填补空白,加强语言训练
五、不足之处
教 学目 标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认读5个字,能用"清澈"造句.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3.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知识点梳 理 想象
教 学过 程
一、导入: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样的神话故事?(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牛郎织女)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将一讲它的动人故事.
二、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注意语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你认为这个小姑娘是怎样的人?画出相关的语句做简单说明.
(学生:三次爱心行动;动词等.)
3、小姑娘的小罐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
4、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
5、体会下面句子表达了怎样美好的愿望?
"那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6、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
三、想象力训练:
出示下列两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体现自主性,差异性),然后全班交流.
1、童话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个梦她会做一个怎么
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2、"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要讨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如何续写下去呢?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四、课堂小结:
小姑娘的爱心,就想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这堂课的学习是否也在闪光的东西留在你的心里了呢?谈谈你的一堂课的收获吧.(学生回答)
五、课后探究:
收集关于宇宙中事物的神话传说,出一期小报,一个礼拜后交.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20.妈妈的账单
教 学目 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 学过 程
一、明确阅读要求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二、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三、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共计:0芬尼
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
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
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3.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四、讨论深化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课 后反 思
学文过程中应注意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把话题打开,向生活实际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议一议。如有可能,可以将口语交际的教学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
园地五
教 学目 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知识点梳 理
多义字据词定义
教 学过 程
口语交际
一、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三、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习作
一、拓展思路,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三、延伸课外
1.同学们,我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做上“星级评价”。
1.自读两组句子。
a.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想想它们的意思。 b.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a.指名说说“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b.联想发现:你还发现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3、总结,拓展: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还可以向人请教。
读读认认:1.自由读儿歌,不会的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2.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读读背背:1.自由读古诗,有不认识的字主动请教别人。 2.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练习背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整组教材,通过导语、课文和后面的语文园地,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教学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应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会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课文
13、和时间赛跑
14、检阅
15、争吵
16、绝招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4、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5、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6、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7、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8、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9、以“教你学一招”为话题,组织交流,培养学生交际中能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
10、练习写学本领的过程,要把内容写得比较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中蕴含的启示。
2、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5、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6、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7、 练习写学本领的过程,要把内容写得比较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13、和时间赛跑
教学目的: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中蕴含的启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教学准备:珍惜时间的格言、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童年像一条小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本文的作者对于时间有自己的看法。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
3、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
同桌互查
自由发言
读中识字,
读通课文。
三、识字、写字
1、谁愿意展示读课文?
2、把生字送回家。(我会认的字与拼音连线)
3、出示生字卡片:
4、生字观察:“梭”、“赢”怎样写才能把字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指名分段读课文,生字连线,读生字,男女生比赛,自主组词造句
观察、交流、书写,自主识字,规范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
读生字,组词语。
二、自读课文,学会质疑
1、自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整理学生提问。
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自读自悟,学会质疑。
三、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1、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爸爸的话什么意思?
2、画出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什么意思,分组讨论。
3、读第8自然段,“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4、读最后一段,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背诵积累
你喜欢课文的哪部分内容,试着背一背。
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依据喜好,背诵积累。
五、积累格言
“你们都收集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快交流一下吧!”
说说收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
积累格言。
板书:
13、和时间赛跑
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课后小结:
14、检阅
教学目的: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讨论导入
讨论问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
3、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同桌相互检查。
选择段落,互听互查。
说后教师帮忙整理。
读通课文,
整体感知。
三、识字、写字
1、谁愿意展示读课文?
2、把生字送回家。(我会认的字与拼音连线)
3、出示生字卡片:
4、生字观察:“截”、“慕”怎样写才能把字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分自然段朗读。
生字、拼音连线。
读生字 男女生比赛
自主组词造句
观察、交流、书写
规范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学
出示生字卡片 读字、组词。复习字词。
二、读中理解,讨论感悟
1、分组,以儿童队员的身份讨论:参加检阅的事
2、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3、有什么棘手的事?怎样解决的?
4、为什么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
5、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分小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课文中找到语句读出来。读课文后说一说。
体会句子,说说想法。理解交流,加深感悟。
三、小练笔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了课文,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
3、把这些话写下来。和同桌有感情的朗读。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的体会。想好后,写下来。
体会理解,
习作练习。
板书:
14、检阅
不愿开口——排在第一排——热烈鼓掌
课后小结:
课题:15、争吵
教学目的: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讨论导入
导入新学。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
3、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同桌互听检查。选择段落,互听评价。
说说后,教师帮忙整理。读中正音 整体感知。
三、识字、写字
1、谁愿意展示读课文?
2、把生字送回家。(我会认的字与拼音连线)
3、出示生字卡片:
4、生字观察:“截”、“慕”怎样写才能把字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生字与拼音连线。读生字 男女生比赛 自主组词造句
观察、交流、书写自主识字,规范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 读字、组词。
二、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1、读1-6自然段,他们因为什么争吵?各自的表现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3、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
4、如果你是其中一个(任选),你觉得他会想些什么?
5、读后面的内容,“挨”什么意思?他们各自的表现是什么?
6、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7、如果你是其中一个(任选),你觉得他又会想些什么?
8、读父亲的话,什么意思?
自读,回答问题。
指名分角色朗读这部分
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想象回答
读文,全班交
小组分角色朗读这部
想象回答
边读边思考,想好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理解交流,
引导感悟。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想好后写一写。
练习生活,拓展习作。
板书:
15、争吵
犯错
内心活动
和好
课后小结
课题:16*绝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
一、总结导入
齐读课题
总结已学,导入新课。
二、理解“绝招”
自由发言。理解词语,审视题目。
三、自读课文,自读自悟 边读边思考: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边分析边想象。根据提示,自读自悟。
四、讨论交流, 分组讨论。
汇报。
小组讨论、汇报发表自己的想法。
五、交流感悟
学了这篇课文,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发表自己的意见。
板书:
16*绝招
要练有用的绝招
课后小结:
课题:语文园地四
课时:4课时
教学目的:
1、以“教你学一招”为话题,组织交流,培养学生交际中能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
握。
4、积累成语,会补充短句,体会“的、地、得”与词语搭配的特点。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趣导入
童年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拿手本领。
激发兴趣,
乐于交流。
二、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要求:
听清要求,准备口语交际。
明确要求,
提示内容。
三、分组交流,相互补充
评价欣赏。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兴趣
童年的生活丰富多彩,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
习作激趣
二、交流学习,说中修改
提示:
根据提示,准备习作内容,请同学帮忙修改。确定内容,交流修改。
三、习作,修改,欣赏
提示:
共同学习欣赏佳作。独自习作,交流修改,欣赏佳作。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出示卡片:“普通”、“曲谱”
自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看卡片读,交流发现。
自主组词。
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
观察发现,构字特点。
二、我会填
自由读,说词义。
说写正确使用 “的地得”
三、读读背背
自己读词,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办法解决。
四、看图说成语
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猜出来的,同桌猜成语写答案趣味学习,
积累成语。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