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麦酶

(2012-07-11 14:25:51)
标签:

小麦酶

杂谈

分类: 饲料复合酶

小麦酶——动物养殖的得力助手(带给你实实在在的利润)

营销区域: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山西、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技术咨询人:徐经理;垂询电话:13361557828;联系QQ2472704221;联系公司:苏柯汉(澳资)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小麦酶的介绍:

小麦复合酶针对小麦日粮,因小麦含有较多的木聚糖、β-葡聚糖等抗营养因子,在饲料生产中常被限制使用。本产品针对小麦在消化道中出现的粘性高,消化吸收率低,排泄物水分大、污染大等问题,设计最优质的配方,显著有效解决抗营养特性等问题,达到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能量和蛋白利用率的目标。

小麦酶的特点:

1、重点强化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有效降解木聚糖和葡聚糖,降低食糜粘度,提高蛋白、淀粉的释放速度;

2、针对小麦与玉米所含养分差异加入β-葡聚糖酶、果胶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调节小麦和玉米的差距,降低养殖成本;

3、采用单酶复配技术,单酶全部采用优良菌株液体深层发酵工艺,产品性能稳定,针对性强。

小麦酶的功能:

1、提高配方的灵活性,提高小麦的代谢能,提高小麦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配合饲料中可部分或全部用小麦代替玉米;

2、缩小玉米和小麦之间的差距,在保持动物生产性能的情况下,降低饲料成本;

3、降低不同批次饲料间的变异度,缩小原料质量差异,稳定饲料品质;

4、缓解小麦的粘性效应,调整肠道微生态区系,改善肠道健康;

5、保持粪便干燥,降低粪便排泄量;减少环境和产品的污染。

小麦酶使用说明:

1、本品适用于小麦型日粮中。

2、建议用量500-800g/吨,用户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用量。

3、使用需进行预混合,再投入大批饲料中混合至均匀。

小麦酶注意事项:

1、应避免受潮。

2、每次用后若有剩余,需扎紧内、外包装袋。

3、避免吸入呼吸道。

小麦酶包装规格:袋装1公斤/袋,20公斤/箱,散装25kg/袋,

小麦酶贮存:置通风、阴凉、干燥处,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合存放。

小麦酶技术服务:苏柯汉生物公司为客户提供饲料配方调整及有关的技术咨询等服务。

小麦代替玉米的技术

一、小麦的品种分类

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按皮色的不同,可分为白皮小麦和红皮小麦两种;按籽粒胚乳结构呈角质或粉质的多少,可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小麦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一般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但春小麦的容重和出粉率低于冬小麦。多数冬小麦是白皮、软粒的,而春小麦是红皮、硬粒的。

二、小麦与玉米的营养成分差别

名称  干物质% 粗蛋白% 猪代谢能Kcal/kg 禽代谢能Kcal/kg 总磷

% 赖氨酸% 蛋氨酸% 苏氨酸% 亚油酸%  

玉米 86 8.7 3210 3240 0.27 0.24 0.18 0.3 2.2  

玉米 86 7.8 3200 3220 0.27 0.23 0.15 0.29 2.2  

小麦 87 13.9 3159 3040 0.41 0.3 0.25 0.33 0.59

小麦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木聚糖。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与玉米相比,小麦的能量、亚油酸含量要低于玉米,而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等要比玉米高。

三、小麦替代玉米的基本比例及限量

1、在4周龄以下的家禽日粮中,小麦用量不超过20%,加酶后用量不超过40%4周龄以上的禽料,小麦不超过25%,加酶后用量不超过50%。在蛋禽或种禽中,一般不超过20%,加酶后一般不超过40%,幼龄阶段用量要相对少些。

2、在猪饲料中小麦替代玉米的一般比例为:乳仔猪20——50%,生长猪20——70%,育肥猪20-70%

3、小麦不适于完全直接替代玉米用于鸭、鹅肥肝生产。

四、小麦替代玉米的注意事项

1、如果用小麦全部代替玉米,必须添加小麦酶(木聚糖酶)。以高活性、高含量的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才是真正的小麦专用酶。同时利用配方软件调整赖氨酸、苏氨酸和磷的水平。

2、小麦能量略低的问题

1)小麦酶(木聚糖酶)能提高47%的能量(140230Kcal/kg,根据小麦酶产品不同可能有些差异),要计算在内;

2)全部取代时,对于蛋鸡日粮要考虑补油,同时考虑亚油酸的问题;

3、关于小麦代替玉米对猪、禽日粮配方的区别:

  猪日粮建议小麦简单代替部分玉米;

  家禽日粮中应用小麦作为主要能量饲料时,应当将亚油酸作为最重要的营养指标之一。

4、关于小麦粉碎细度的问题:

  不要粉的太细,过细会影响畜禽的采食量,尤其蛋鸡饲料,破碎成34瓣即可。

5、关于小麦—豆粕型日粮对产品颜色的影响问题:

  过高的小麦添加量会影响畜产品的颜色,尤其蛋黄的颜色、肉鸡的着色等,可适当考虑玉米蛋白粉、着色剂等的应用。

6、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易感染赤霉病产生呕吐毒素,所以使用小麦一定要防止霉变。个别发霉的小麦应谨慎使用。

7、建议最初使用时,小麦的添加量逐步增多,用710天的时间换完料。

8、与玉米相比,小麦的有效生物素含量很低。所以在种猪料中使用小麦时,要考虑生物素的补充。

:我国饲料资源不足,其中能量饲料缺口很大,而长期以来能量饲料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加之最近我国石油能源的紧张,玉米又作为能源的补充原料进行深加工消耗也很大,造成玉米供应日趋紧张,价格持续走高。因此,开发新的饲料原料是发展养殖业的首要问题。而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近年来,产量不断提高,供应充足,以致特定时段,局部地区小麦价格低于玉米,这为小麦大量用作畜禽饲料提供了物质基础。

    小麦用作畜禽饲料,除能量比玉米略低外,其他营养指标均优于玉米。但是,小麦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动物消化道粘度,影响了小麦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了饲料利用率,并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就是因为小麦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大量应用。

    近年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成果—饲用酶制剂的添加来提高小麦在饲料中的使用量及利用率是目前较有效的方法,在生产中,通过添加畜禽体内不能分泌的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为主的小麦复合酶,可降解小麦中的抗营养因子,降低肠道内食糜黏度,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同时还有降解植物性饲料的细胞壁,减少其对胞内营养物质的屏障作用,使植物细胞壁内的养分可以很好地与消化酶接触,提高养分消化率。所以在日粮中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小麦复合酶,来分解小麦中的抗营养因子,可有效消除其抗营养作用,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就是利用小麦酶制剂这种作用,为合理大量应用小麦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日常生产中,当小麦价格低于玉米时,一般情况下,在非幼畜禽阶段,用小麦或小麦副产品(如次粉)在饲料中的使用量达20%以上时,要添加小麦复合酶0.1-0.5%不等(要根据不同的产品),并注意小麦最好在饲料中的使用量不要超过60%以上,不要粉得过细,否则会因糊口而影响采食量,小麦若在黄鸡饲料中使用,要增加叶黄素的含量。此外在生长和储存过程中感染赤霉病的小麦,应慎用。

另外,目前市售商品复合酶种类繁多,我国还没有酶活单位的国家标准,各企业要用酶活单位定义不同,所以无法用酶活单位来衡量酶制剂的优劣。此外,即使同一种酶其发挥最佳作用的条件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要用动物饲养试验是评判饲料酶制剂好坏的最有效方法,也可选一些质量较好的厂家产品进行试用,如苏柯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小麦饲料复合酶。

苏柯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联系人:徐经理;联系电话:13361557828;联系qq24727042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饲料复合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