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19、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赏析笔记·

(2017-10-12 20:22:47)
标签:

文化

宋词赏析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斜风细雨不须

 

西塞山西塞山有两处,一说在今湖州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也有多数学者说是指在今湖北黄石(大冶县东)的西塞山——鄂州的道士;这两处作者都到过。

某学者说,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 陆游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者。 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 徐俯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  

西塞山:今湖北大冶县东,一名。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箬笠ruò lì用箬竹叶及竹篾编成的斗笠,常作雨具。箬,竹子的一种

蓑衣suō yī,用蓑草或棕编制成的遮雨的雨具——雨衣。

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不须:不一定要        :在文中是指回朝廷

现代汉语译文:

正是暮春春汛时,江花如火,水胜蓝西塞山青,白鹭翱翔。肥美鳜鱼逆流,红桃飞花随流水。小舸渔翁醉垂钓,绿蓑点绿水。沐浴斜风细雨中,悠闲脱尘不思归。

【赏析】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元二年(761年),张志和在祁门守孝三年期满妻又卒,遂无复宦意。为了逃避唐肃宗的寻访,便只带了渔童、樵青,告别亲友,吴楚山水,最后渔隐湖州城西西塞山,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可能写于复游——西塞山时。(有说是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有载: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这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这是一首色彩明优意万千,脱离尘俗钓湖烟。思深韵远情融景,生活任行乐自然的抒情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明地点此西塞山何处?鄂州、湖州?虽有异议,对词境来说倒无所谓。白鹭是自由、闲适的象征,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漠漠江湖自在飞,一身到处沾渔矶”,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第二句,点出江南水乡最美好的季节——正是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三四两句,描写了渔父垂钓的情态头带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脱尘悠闲的情趣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2017-9-1

诸家词评

写景,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抒情,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远离庙堂的情怀。

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被后人(刘熙戴的《艺概誉为风流千古的佳作中国唐词的宗祖而且还流播海外,为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刘熙载·艺概》:“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东坡尝以其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黄山谷亦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且诵之有矜色焉。太白菩萨蛮、忆秦娥,张志和渔歌子,两家一忧一乐,归趣难名。

·黄苏《蓼园词评》:“数句只写渔家之自乐其乐,无风波之患。对面已有不能自由者已。隐跃言外,蕴含不露,笔墨入化,超然尘埃之外。”

近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自来高洁之士,每托志渔翁,访尚父于硒溪,讽灵钧于湘浦,沿及后贤,见于载籍者夥矣。而轩冕之士,能身在江湖者,实无几人。志和固手把钓竿者,而词言‘西塞’、‘巴陵’、‘松江’、‘雷溪’、‘钓台’,地兼楚越,非一舟能达,则此词亦托想之语,初非躬历。然观其每首结句,君子固穷,达人知命,襟怀之超逸可知。‘桃花流水’句,犹世所传诵。”

叶梦得《岩下放言》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黄鲁直黄庭坚)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平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

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

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

·舒梦兰·《白香词谱笺》载: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平地起风波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