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厕所改革”迎来“公德考试”

(2017-05-08 13:58:05)
  《工人日报》(2017年05月08日 03版)

  本报讯 (记者李娜)像使用干手器一样把手放在机器下,一段40厘米长的大厕纸就会自动从机器出口吐出来……在经历了7天用光1500卷厕纸的尴尬后,成都市人民公园无奈地在园区5个厕所内全部安装“刷脸厕纸机”。

  今年4月初,一场旨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体验的“厕所改革”在成都拉开序幕。根据目标,该市所有景区需在5月1日前配备厕纸和洗手液。成都市人民公园积极响应,在全园5个公厕进行了设施改造,安装洗手液盒10个、烘干机10个、擦手纸盒10个、厕纸盒128个,并给每个蹲位提供了厕纸。令园区工作人员始料未及的是,仅7天时间,为公厕提档升级购入的首批1500卷厕纸,就被全部消耗完毕。

  “刚装上去,回头就没了,有时都能听见厕所门里厕纸卷筒刷刷地响。”人民公园的清洁工人称,免费提供厕纸后,以前每3小时倒一次的蹲位废纸篓1小时不到就得再次清理。

  “厕纸浪费现象最严重,其他公共用品也未能幸免。”人民公园党支部书记冯慧玲称,厕所改造后第二天,就有人卸走了洗手液盒。为此,他们不得不通过安装节纸机和悬挂更多温馨提示。

  记者走访发现,成都市在街道设置的公共厕所虽采用了公共取纸的方式,但同样面临着人民公园所遇到的尴尬,不少负责打扫公厕卫生的工人表示,为了减少浪费,他们只好限制供纸量。即便如此,一些人还是“不管不顾地大把扯纸往兜里揣”,甚至还有人用小盒盛装公用洗手液带走。

  连日来,针对成都“厕所改革”暴露出来的浪费和公物私拿问题,当地掀起了一番关乎“社会公德”的大讨论。记者采访发现,由一卷公用厕纸的浪费,人们思考的范围延伸至公用电话亭被偷盗损坏、共享单车被破坏或私用等诸多公共话题。

  “希望大家可以更加爱护公物、尊重劳动,只有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普惠性服务才能维持下去。”据冯慧玲介绍,节纸机安装后效果很明显,在“五一”小长假人流很大的情况下仅用纸83卷。不过,在她看来,通过科技手段改变厕纸被浪费还远远不够。“公用厕纸出现惊人浪费的实质缘于人们公共文明意识的欠缺,在一个共建共享的时代,除需要政府主导、管理引导外,还需要社会公德心的保驾护航。”冯慧玲说。

  四川社科院专家胡光伟认为,需要构建与共享理念、共享经济相匹配的社会公德、社会文明等体系,要通过各种平台渠道以及方式方法不断强化公民共享意识和文明意识,“只有人人都担起这份社会责任,才能拥有更多获得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