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蜻蜓小组观课

(2022-11-29 17:40:1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坛沙龙


我们小组通过“晴蜓之眼”观察学生的学来反观学习单的设计是否能引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深度参与,经历“问题驱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互动、反思提升”等深度学习过程。

我将依据林老师学习单设计的四个环节——“问题引发、问题探究、问题解决、无边界”来展开交流。

在问题引发环节,林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先回忆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唤醒研究长方形面积的经验,难度低;再从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出发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启发学生思考立意高;最后引发出“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求”这一问题,指向明。

在探究活动中,林老师意图通过三个进阶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协同学习,最后在全班交流中建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这一模型。问题一,林老师想借助方格让学生直观地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自主发现并应用转化的方法求得面积,我们小组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在后面的公式推导中仍有一些学生会将邻边相乘来求面积,以学生的学来反观老师的教,我们认为如果在这一环节能再通过“比一比”让学生去感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能用邻边相乘的方法来计算,设置冲突,再启发学生思考,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渗透“转化”思想方法是不是更合理呢?问题二,林老师以“剪一剪”“画一画”“想一想”“写一写”等操作要求为“探究支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剪、移、拼变成长方形的具象,思考变与不变,凸显本质,这样先转化再找联系最后梳理建模。问题三的设计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进一步验证公式,丰富对模型的认知: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等积转化,用底乘以高求得面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相信通过观课,大家都能发出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求”这一核心问题的驱动下,503班的学生在独立思考、协同学习中历了倾听、质疑、争辩、提问、反思、比较等深层的思维活动,在全班交流中又经历二次深度互动,学习真正地发生了。

本节课林老师设计了两道课堂练习,练习一需要学生结合探究过程,有思考地选择数据进行计算,将“对应”的底和高相乘这一核心知识传递给学生,真正将知识关联互通,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练习二指向本质的辨析与探究。聚焦核心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想象中思考,将拼与拉对比,进一步辨析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邻边的关系。迁移运用有坡度,全面考察学习成果,旨在搭建协同学习的平台。这两道练习既有层次,又有思维含量。

无边界问题的设计意在拓展思维,渗透等积变形,让学生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上有新的发现:原来平行四边形只要等底等高,尽管形状不同,但面积都会相等,凸显数学理性。

我们小组通过课堂观察,认为本课学习单的设计是合理的,核心问题的凝练是准确的,老师的引领是到位的,学生的探究是自主的,学习是真正地发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