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德全早教方案0-3岁》-1岁-1岁半宝宝语言活动游戏

(2013-11-05 15:54:37)
标签:

cherry

分享

教育

杂谈

分类: 教育类资源共享

1岁~1岁半宝宝发展目标 15

1~1岁半宝宝语言活动目标 15

1岁半宝宝语言游戏 15

1. 玩电话 15

2. Hello,你好! 15

3. 有礼貌 15

4.   16

5.   16

6. 小鸟飞 16

7. 小狗汪汪 16

8. 小蜡笔 17

9.   17

10.   17

11. 小鸟的家 17

12.   17

13. 天黑了 18

14. 宝宝唱歌 18

15. 春晓(学古诗) 18

16.   18

17. 看布书 18

18. 小兔笑了 19

19. 小兔哭了 19

20. 小鸭上学 19

 

1岁~1岁半宝宝发展目标

  1. 行走平稳,乐意追逐跑。

  2. 能借助辅助物上台阶,会踢静止的球。

  3. 乐意操作小体积的物品,愿意用手挖空物品。

  4. 会连接或搭积木。

  5. 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会脱鞋袜。

  6. 初步萌发与小伙伴交往的兴趣,会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7. 能听懂指令性语言,从学说一个单字发展到会发叠音,再到用简单的单句与人交谈。

  8. 好奇心、求知欲增强。

  9. 能准确地将圆形、方形放入模板。

  10. 对汉字、读书产生浓烈的兴趣,喜欢听儿歌、讲故事。

  11. 会背诵数字1~10,会认一两种几何图形。

  智慧妈妈提示

  1.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需要进一步锻炼下肢肌肉的力量,为此,可设计一些如下蹲拾物、上斜坡、推车走、追逐跑之类的游戏活动。

  2. 提供细小的物品,让宝宝操作摆弄,但要防止宝宝误吞。

  3. 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时机地训练宝宝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正确使用小勺,脱背心、鞋、袜等。

  4. 要经常为宝宝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鼓励宝宝大胆与人交往。

  5. 结合生活环境与大自然环境让宝宝认识颜色。

  6. 运用“环境濡染法”“表情识字法”“动作识字法”“阅读识字法”等,教宝宝认识150个左右的汉字。 

 

1岁~1岁半宝宝语言活动目标

  (1) 能安静、专注地听家长讲故事。

  (2) 在反复倾听的基础上,能接儿歌末尾一两个字。

  (3) 会说出自己的名字,会对家长的问话做出简单的应答。

  (4) 会说出家庭所有成员的称谓。

  (5) 会说出至少10个单词,如“抱”“吃”“不”等。会发叠音,说简单的句子。

  (6) 能模仿动物的叫声,如:小猫“喵喵”,小鸡“叽叽”。

  (7) 识字:电话、Hello、你好、早、好、嘴巴、鸡蛋、小鸟、飞、天、蜡笔、鸭梨、橘子、家、碗、盘、春晓、笑、哭、鹅。

1岁半宝宝语言游戏

  1. 玩电话

  目 

  鼓励宝宝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达。

  准 

  玩具手机,玩具电话,字卡“电话”。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在场地上散放着各种玩具电话,鼓励宝宝玩玩、看看,并模仿成人的动作,如:拨号,拿起话筒说“喂喂”,反复将话筒拿起、挂好。

  (2) 让宝宝摆弄手机,听声音。宝宝摆弄几分钟后,妈妈可用自己的手机与宝宝对话,鼓励宝宝说“喂”“Hello”“爸爸”“妈妈”。还可鼓励宝宝给家人打电话,说“爷爷”“奶奶”“婆婆”“好”“宝宝”“再见”等。对月龄较大的宝宝,交流的内容可更丰富些。

  (3) 识字:电话。

  建 

  在家中,要经常给宝宝接听电话的机会,鼓励宝宝对着电话说“Hello”“你好”。

  2. Hello,你好!

  目 

  (1) 引导宝宝理解“Hello”的中文意思,学会用“Hello”与别人打招呼。

  (2) 熟悉音乐,能在家长的帮助下随着音乐做挥手、拍手的动作。

  准 

  小猴、小兔、小熊、小猫等动物手偶(套在手上的人或动物形象)或玩具,字卡“Hello”“你好”。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套上小猴手偶与宝宝打招呼:“Hello,你好!”并代替宝宝或鼓励宝宝说:“Hello,你好,小猴!”

  (2) 依次换上其他手偶,用“Hello”与宝宝打招呼,并不断地引导宝宝边挥手边说。

  (3) 妈妈两只手都套上手偶,随着音乐让宝宝模仿挥手、拍手、摇头的动作。

  (4) 识字:Hello、你好。

  建 

  在日常生活中,当宝宝见到熟悉的人或同龄小伙伴时,可鼓励宝宝用“Hello,你好”打招呼。

  3. 有礼貌

  目 

  (1) 让宝宝学会问“早”和“好”。

  (2) 让宝宝学会握手的动作。

  准 

  画有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图片,小鸡、小鸭手偶,字卡“早”“好”。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出示小鸡、小鸭手偶,让它们互相问“早”和“好”,然后对宝宝说:“宝宝看,小鸡、小鸭真有礼貌呀,宝宝你有礼貌吗?”让宝宝懂得见面时互相问好,这样才有礼貌。

  (2) 妈妈拿出画有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图片,引导宝宝向他们问“早”和“好”。

  (3) 妈妈教宝宝说儿歌,指导宝宝接字“早”“好”“貌”。

  (4) 妈妈拉着宝宝向家庭成员逐一问“早”和“好”。

  (5) 识字:早、好。

  儿 

  哥哥早,弟弟早,

  姐姐好,妹妹好,

  小朋友,有礼貌。

  4. 嘴 

  目 

  (1) 让宝宝通过观察,发现小鸡、小鸭和娃娃嘴巴的区别。

  (2) 让宝宝学会说重叠词“尖尖”“扁扁”“圆圆”。

  准 

  小鸡、小鸭、娃娃的图片,字卡“嘴巴”。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拿出图片说:“宝宝看,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小鸭的嘴巴是扁扁的,娃娃的嘴巴是圆圆的。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好听的儿歌叫《嘴巴》。”然后让宝宝观察图片,告诉宝宝它们嘴巴的不同形状。

  (2) 妈妈提问:“谁的嘴巴是尖尖的?谁的嘴巴是扁扁的?谁的嘴巴是圆圆的?”让宝宝准确回答。

  (3) 妈妈加上简单的模仿动作,朗诵儿歌,接着指导宝宝模仿小鸡、小鸭、娃娃的动作,并用手指做出尖尖的、扁扁的、圆圆的形状。然后,妈妈把着宝宝的手,边念儿歌边指导宝宝做动作。

  (4) 妈妈念儿歌,让宝宝接说儿歌每一句末尾的重叠词。

  (5) 识字:嘴巴。

  儿 

  小鸡嘴巴尖尖,

  小鸭嘴巴扁扁,

  娃娃嘴巴圆圆。

  5. 鸡 

  目 

  (1) 让宝宝认识鸡蛋,知道鸡蛋是鸡妈妈生下的宝宝。

  (2) 学会说重叠词“溜溜”,并学会做磕和剥的动作。

  准 

  鸡蛋娃娃(画上五官的鸡蛋),几枚熟鸡蛋,字卡“鸡蛋”。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从身后取出鸡蛋娃娃:“宝宝看,今天妈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就是鸡蛋娃娃,名字叫鸡蛋,是鸡妈妈的宝宝。”

  (2) 妈妈指导宝宝观察熟鸡蛋,并让宝宝摸一摸,知道鸡蛋是圆溜溜的。然后妈妈剥鸡蛋,让宝宝观察动作(先磕一磕,再剥皮),同时说儿歌。

  (3) 宝宝学说儿歌,边说边剥鸡蛋;妈妈则重点指导宝宝剥鸡蛋的动作:磕、剥。

  (4) 剥开鸡蛋后,妈妈指导宝宝观察蛋黄、蛋清。然后让宝宝品尝鸡蛋,并告诉宝宝,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多吃鸡蛋身体壮。

  (5) 识字:鸡蛋。

  儿 

  小鸡蛋,圆溜溜,

  磕一磕,剥一剥,

  宝宝吃了身体壮。

  6. 小鸟飞

  目 

  (1) 让宝宝认识小鸟的外形特征。

  (2) 让宝宝学会表演儿歌的简单动作,重点是飞。

  (3) 让宝宝学会接儿歌的尾字“飞”和“天”。

  准 

  玩具小鸟(上发条会飞),小鸟飞的动画碟片,字卡“小鸟”“飞”“天”。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带宝宝来到户外,拿出玩具小鸟,把拧紧弦的小鸟放飞,并对宝宝说:“宝宝看,小鸟飞了,飞得多高呀,飞到天上去了。”

  (2) 待小鸟从天上落下后,妈妈指导宝宝观察小鸟的外形特征:“小鸟身上长满了羽毛,它有一个尖尖的嘴巴和一对翅膀。”

  (3) 妈妈用简单的动作表演儿歌,让宝宝学念儿歌,并会接儿歌的尾字“飞”和“天”。

  (4) 识字:小鸟、飞、天。

  儿 

  小鸟小鸟高高飞,

  飞呀飞呀飞上天。

  7. 小狗汪汪

  目 

  (1) 让宝宝欣赏故事,激发宝宝听故事的兴趣。

  (2) 让宝宝懂得大小便要去厕所,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准 

  事先录好的 《小狗汪汪》 故事录音带,小狗图片。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说:“今天给宝宝讲个故事,看看小狗汪汪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指导宝宝观察故事图片,向宝宝介绍人物,并讲述故事。随后播放提前录好的故事磁带,宝宝和妈妈共同欣赏故事。

  (2) 带宝宝去参观厕所,告诉宝宝这是大小便的地方。

  故 

  小狗汪汪不听话,总是在屋里随地尿尿。

  有一天它在屋里尿完尿,就跑出去玩了。玩了很长时间,它又累又渴,便回家喝水。结果,它一不小心,踩在自己撒的尿上,摔了一跤,疼得它大叫起来:“妈妈,妈妈!”

  妈妈听到汪汪的叫喊声,赶快从厨房里跑出来。她看见汪汪是踩到自己的尿而摔倒的,便对汪汪说:“汪汪,谁让你又在屋里尿尿呀?摔得这么疼,看你下次还随便尿尿不!”

  汪汪听了妈妈的话,红着脸说:“我再也不随便尿尿了,今后我一定去厕所尿尿。”

  8. 小蜡笔

  目 

  (1) 让宝宝认识蜡笔,知道蜡笔可以画画。

  (2) 在妈妈的指导下,宝宝学会用简单的动作表演儿歌。

  (3) 让宝宝学会接字“大”“画”“排”“来”。

  准 

  一盒蜡笔,一张纸,字卡“蜡笔”。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打开蜡笔盒:“宝宝,妈妈请来许多彩色娃娃,你知道它们会干什么吗?”引导宝宝认识蜡笔。

  (2) 妈妈伸出食指做蜡笔状,边念儿歌边画画。

  (3) 让宝宝跟着妈妈念儿歌,并接字“大”“画”“排”“来”。

  (4) 妈妈出示字卡“蜡笔”,教宝宝认识,并让宝宝在“蜡笔”二字上随意点画。

  儿 

  小蜡笔,本领大,

  房子、窗户都会画。

  桌子、椅子画一排,

  宝宝们呀坐下来。

  9. 鸭 

  目 

  (1) 让宝宝认识鸭梨。

  (2) 在妈妈的指导下,宝宝学会接说儿歌的尾字“梨”“皮”“你”。

  (3) 让宝宝品尝鸭梨,并告诉宝宝,河北省出产的鸭梨特别好吃。

  准 

  一把刀子,一个鸭梨,字卡“鸭梨”。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将鸭梨藏在布袋内,让宝宝摸一摸,闻一闻。然后出示鸭梨,让宝宝观察鸭梨的特征。

  (2) 妈妈洗净鸭梨,并切开让宝宝品尝。

  (3) 妈妈念儿歌,宝宝学习接字“梨”“皮”“你”。

  (4) 识字:鸭梨。

  儿 

  大鸭梨,

  黄黄的皮,

  又甜又脆我爱你。

1岁半宝宝语言游戏:用餐

  10. 橘 

  目 

  (1) 让宝宝认识橘子的形状及颜色,知道橘子的果肉是一瓣一瓣的。

  (2) 让宝宝学会接字“圆”“瓣”。

  准 

  橘子,小橘灯(将橘瓤取出后,保留完整的橘皮做成的),字卡“橘子”。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拿出小橘灯,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并问宝宝:“宝宝看,妈妈有一个美丽的小橘灯。你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吗?它是用橘子做的。看,这就是橘子。”随即拿出橘子。

  (2) 让宝宝通过观察、触摸,知道橘子是橘红色的、圆圆的。

  (3) 妈妈剥掉橘子皮,让宝宝看里面一瓣一瓣的果肉,边剥边念儿歌,并让宝宝学习接字“圆”“瓣”。

  (4) 品尝橘子,并识字:橘子。

  儿 

  橘子橘子圆又圆,

  橘子里面一瓣瓣。

  11. 小鸟的家

  目 

  (1) 让宝宝知道大树是小鸟的家。

  (2) 在妈妈的指导下,宝宝学会用简单的动作表演儿歌。

  (3) 学会接字“家”。

  准 

  小鸟的头饰,字卡“家”。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抱着宝宝,指着窗外的大树说:“小鸟也有家,它的家就在那高高的大树上。”

  (2) 妈妈带着宝宝来到大树下,观察大树和小鸟,并给宝宝念儿歌 《小鸟的家》。接着让宝宝跟着妈妈念儿歌,接字“家”。

  (3) 把字卡“家”贴在大树上,给宝宝戴上小鸟头饰。然后妈妈拉着宝宝模仿小鸟飞的样子,跑到大树下,摸一摸字卡“家”,并把宝宝举起来,绕着树边跑边念儿歌。

  儿 

  你有家,我有家,

  小鸟也有家。

  高高大树上,

  住着鸟娃娃。

  12. 用 

  目 

  (1) 让宝宝知道碗、盘、勺的用途。

  (2) 让宝宝练习使用勺子。

  准 

  玩具碗、盘、勺,豆子,字卡“碗”“盘”。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端来米饭和菜,对宝宝说:“饭来了,开饭了!”

  (2) 利用吃饭的时间,妈妈向宝宝介绍碗、盘、勺的用途。

  (3) 妈妈教宝宝学说儿歌,并识字:碗、盘。然后,让宝宝把字卡“碗”和“盘”分别放到碗里和盘里。

  (4) 指导宝宝做游戏:①让宝宝给玩具碗盛上饭,给玩具盘盛上菜;②让宝宝练习使用勺子,把碗里的豆子用勺子舀到盘子里。

  儿 

  小碗盛上饭,

  小盘盛上菜,

  拿起小勺子,

  宝宝张开嘴。

  13. 天黑了 

  目 

  (1) 让宝宝通过观察,知道夜间的天空里有月亮和星星。

  (2) 让宝宝学会用简单的动作表演儿歌。

  准 

  月亮、星星图片,字卡“月亮”“星星”。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把窗帘拉上,出示月亮和星星图片,并告诉宝宝说:“天黑了,看谁出来了?是月亮和星星。”让宝宝观察月亮和星星是什么样子。

  (2) 妈妈说“月亮”“星星”,让宝宝用手指出相应的图片。

  (3) 在妈妈的指导下,宝宝和妈妈一起用动作表演儿歌。

  (4) 给宝宝准备“月亮”“星星”字卡各一张,当妈妈说:“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宝宝就把“月亮”字卡举起来;当妈妈说:“天黑了,星星出来了。”宝宝就把“星星”字卡举起来。

  儿 

  天黑了,谁来了?

  月亮、星星跑来了。

  大星星、小星星,

  挂在天空眨眼睛。

  14. 宝宝唱歌

  目 

  (1) 让宝宝认识火车、汽车、皮球,并了解它们发出的声音。

  (2) 让宝宝学会“呜——”“嘀——”“嘣——”的发音。

  准 

  火车、汽车玩具,皮球实物或图片。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拿出玩具火车、汽车及皮球,使它们发出声音,让宝宝逐一倾听,然后教宝宝模仿其声音:“呜——”“嘀——”“嘣——”

  (2) 妈妈念儿歌,让宝宝接儿歌每句的尾字“呜”“嘀”“嘣”“啦”。

  (3) 玩游戏“跟我做”。妈妈拍手说:“宝宝、宝宝快快来,我们一起开火车。”宝宝听到妈妈的话,便模仿火车的样子,并发出“呜——”的声音。以此类推,开展下去。

  儿 

  火车唱歌“呜呜呜”,

  汽车唱歌“嘀嘀嘀”,

  皮球唱歌“嘣嘣嘣”,

  宝宝唱歌“啦啦啦”。

  15. 春晓(学古诗)

  目 

  (1) 让宝宝欣赏古诗。

  (2) 在妈妈的指导下,用动作表演古诗。

  (3) 学会接说古诗每句的最后一个字。

  准 

  古诗配套图片,字卡“春晓”。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出示古诗配套图片,对宝宝说:“宝宝看,这是春天里的一个早晨,一位诗人睡醒了,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就写了一首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宝宝观察春天的景色。

  (2) 妈妈指着图片讲解古诗的含义。

  (3) 妈妈朗诵古诗,并加上简单的动作,教宝宝学习表演古诗。

  (4) 让宝宝学习接说古诗每句的最后一个字:①接最后一个字时,拍一下手;②接最后一个字时,拍一下腿;③接最后一个字时,点一下头。

  (5) 识字:春晓。

  16. 购 

  目 

  引导宝宝尝试用单字词表达,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准 

  布娃娃,常见水果,玩具架,图书,皮球,糖,绒布动物玩具等,字卡“糖”“球”“水果”“车”“书”。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用玩具架布置成购物的场景,把准备好的物品陈列其上,然后用语言引导宝宝自由观看,以激发宝宝购物的兴趣。

  (2) 妈妈问“宝宝要不要糖?”或“要不要球?”等,让宝宝尝试用语言回答,如“宝宝要”“拿”“糖糖”“车车”等。

  (3) 有的宝宝用动作提出要求,妈妈理解后可用语言示范,引导宝宝学习用语言表达。当宝宝有进步时,把其所需要的玩具给他。

  (4) 宝宝在摆弄玩具时,妈妈仍可不断地用语言引导,如“宝宝,这是球”。如宝宝不愿意说,妈妈也不必太着急,应以激发兴趣为主,先随其摆弄,然后再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游戏可反复进行。也可用字卡代替实物,进行购物游戏。

  建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宝宝用语言与家长交流。在宝宝用动作和表情暗示时,家长尽可能不马上给予满足,而要让宝宝尽量把意思说出来。

  17. 看布书

  目 

  (1) 鼓励宝宝看布书,能理解成人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 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准 

  布书。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引导宝宝看布书,边翻边讲,并鼓励宝宝:“这书真好看,有气球、苹果、汽车、蝴蝶,还有三角形、圆形……”

  (2) 翻到宝宝最喜欢的一页后,就合上布书,鼓励宝宝去翻。若宝宝翻到了,就要给予表扬。

  (3) 根据宝宝的兴趣及专注时间的长短,进行以下训练:

  ①请宝宝把 苹果树上的苹果摘下来,数数有多少个;

  ②把粘贴的气球当着宝宝的面取下来,要求宝宝再粘贴上;

  ③请宝宝把红色的三角形取下来给妈妈;

  ④拉开“蝴蝶”身体上的拉链,找出藏在里面的小“蝴蝶”……

  建 

  这个月龄的宝宝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边看书边听成人讲书中的内容,是发展语言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此外,布书要求宝宝动手操作,有益于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18. 小兔笑了

  目 

  (1) 让宝宝学会安静地听故事。

  (2) 让宝宝学会模仿故事中小动物的叫声,并能用相应的动作表演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准 

  故事图片一套(有小兔、小鸡、小猫、小狗等),字卡“笑”。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指着故事图片,向宝宝介绍上面的动物。然后边指导宝宝观察图片内容,边给宝宝讲故事:“宝宝看,这是一只小兔。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件使小兔感到非常高兴的事情……”

  (2) 妈妈加上简单的动作给宝宝表演故事。

  (3) 教宝宝识字:笑。具体做法如下:

  ①妈妈拿出字卡“笑”,对宝宝做出笑的表情;

  ②妈妈做出笑的表情,让宝宝给妈妈“照相”;

  ③妈妈拿出字卡“笑”,让宝宝给“笑”字“照相”。

  (4) 指导宝宝模仿故事中小动物的叫声及相应的动作,表演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故 

  有一天,天气特别好。红红的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兔子一蹦一跳地来到草地上玩。它看看美丽的花,采采蘑菇,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歌声。它顺着声音走呀走呀,走进了树林里,原来是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歌唱比赛呢!

  小鸡唱:“我爱我的小鸡,小鸡‘叽叽’。”

  小鸭唱:“我爱我的小鸭,小鸭‘嘎嘎’。”

  小猫唱:“我爱我的小猫,小猫‘喵喵’。”

  小狗唱:“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汪汪’。”

  小兔听了它们的歌,高兴地拍着手说:“一二三,你们真棒!”

  19. 小兔哭了

  目 

  (1) 培养宝宝安静听故事的好习惯。

  (2) 通过听故事,让宝宝学习接说故事里的对话,掌握情节和动作,并懂得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

  准 

  兔妈妈、兔娃娃头饰各一个,一套故事图片,字卡“哭”。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拿出兔妈妈和小兔头饰,向宝宝作介绍:“宝宝看,这位是兔妈妈,这位是小兔。有一天,在兔妈妈和小兔之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妈妈取出故事图片,边指导宝宝观察图片内容,边讲故事。

  (2) 妈妈戴上头饰,并加上简单的动作,给宝宝表演故事。

  (3) 教宝宝识字:哭。具体做法如下:

  ①妈妈拿出字卡“哭”,对宝宝说:“小兔哭了。”

  ②妈妈对宝宝做出哭的表情,然后让宝宝也做出哭的表情。

  ③让宝宝试着讲故事中的道理。

  (4) 妈妈给宝宝讲故事中的道理。

  (5) 让宝宝接说故事中小兔所说的话,其他部分由妈妈来讲。然后妈妈和宝宝共同讲故事。

  故 

  有一天,天气特别好,红红的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兔妈妈带着小兔来到草地上玩。小兔一蹦一跳,看看美丽的花,采采蘑菇。它把采到的蘑菇装在篮子里,一会儿篮子就装满了。小兔把篮子放在地上,高兴地围着篮子转起来。它转呀转呀,一不小心摔倒了。小兔又哭又喊:“妈妈,妈妈!”

  兔妈妈听见了,走到小兔身边,微笑着对小兔说:“宝宝是个勇敢的好孩子,你是可以自己站起来的。”小兔听了妈妈的话,擦干眼泪一使劲儿,就站了起来。它高兴地喊:“噢!我自己起来了!”

  20. 小鸭上学

  目 

  (1) 通过听故事,教育宝宝从小爱学习。

  (2) 指导宝宝学会欣赏古诗。

  (3) 指导宝宝接说古诗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两个字。

  准 

  小鸭、鹅大哥、鸭妈妈、鸭爸爸头饰或图片,字卡“鹅”。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拿出小鸭、鹅大哥、鸭妈妈、鸭爸爸头饰或图片,向宝宝作人物介绍。

  (2) 在头饰的配合下,妈妈讲述 《小鸭上学》 的故事。

  (3) 讲完故事后,妈妈朗诵故事中的古诗《 咏鹅 》。

  (4) 妈妈配以简单的动作,再次朗诵古诗,以加深宝宝的印象。

  (5) 妈妈把着宝宝的手朗诵古诗,当读到最后一个字时,声音加重,并让宝宝拍一下手。然后指导宝宝接说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

  (6) 教宝宝识字:鹅。具体做法如下:

  ①妈妈指着鹅大哥头饰说:“鹅大哥,鹅大哥,它的名字就是‘鹅’。”并出示字卡“鹅”。

  ②请宝宝亲亲“鹅”或摸摸“鹅”。

  ③请宝宝把“鹅”抱回家(墙上贴了许多“鹅”字,让宝宝摘下来送给妈妈)。

  故 

  有一天,小鸭来到河边,正准备跳进河里游泳,一抬头,看见鹅大哥从远处游来,边游边大声说:“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鸭问:“鹅大哥,你在说什么呀?”鹅大哥说:“我正在背古诗呢!”“是谁教你的呀?这么好听!”“是我的老师。”鹅大哥回答。“那我也要上学,让老师也教我古诗。”说完小鸭就跑回了家。

  小鸭回到家里,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要上学。”鸭妈妈说:“你还小,等一等再说吧。”小鸭说:“不不不,我就要上学嘛!鹅大哥都会背古诗了,我也要学。”鸭爸爸听了小鸭的话,对鸭妈妈说:“小鸭这么爱学习,我们明天就给他报名吧。”小鸭听了爸爸的话,对鸭妈妈说:“噢,我也要上学了!”

  从此以后,小鸭和鹅大哥天天一起上学,他学会了许多好听的古诗。

  (1) 逐步增强宝宝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使用小勺,脱衣、袜、鞋等。

  (2) 能准确地指出五官和脚等身体部位。

  (3) 通过双手触摸,感知事物的属性(冷、热、光滑、粗糙、柔软、坚硬)。

  (4) 能指认水果、蔬菜、动物的实物或图片,并了解物体的外部特征。

  (5) 认识各种物品的名称及自然现象。

  (6) 初步萌发与小伙伴交往的兴趣。

  (7) 识字:哭、笑、镜子、手指、远近、香蕉、甜、糖、光滑、粗糙、蛋、水、开火车、钟表、小板凳、鱼、大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