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红柳绿之55  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2013-12-24 10:31:05)
标签:

文化

摄影

植物

菊花

匙瓣

分类: 花红柳绿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1982年,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在上海召开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会议,将菊花进行系统分类。分类方法之一,是按花瓣分类:共分为五大类。在这五大分类中,原始类型是平瓣类,尔后是桂瓣类,紧接着桂瓣类之后,被发现的是匙瓣类。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照片说明:2013年小榄菊花会主会场龙山公园大门内左侧的艺菊。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照片说明:2013年小榄菊花会主会场龙山公园室内馆中的艺菊。

匙瓣类菊花在盛开时,花瓣基部结合成管,上部开裂成匙状,管状部分为平展部分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匙瓣类菊花分为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等六大型。

匙荷型菊花:舌状花多轮,全花为拱状,匙瓣,整齐,顶平似荷,或略呈球状。心花正常或稀少,露心。主要品种有灰鸽、墨蟹、披秀、唐宇银荷等。详见下图匙瓣1、匙瓣2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雀舌型菊花:舌状花多轮至重轮,外轮狭,匙瓣直伸,瓣端匙口的底部扩大,端尖形如雀舌。心花发达或稀少。主要品种有艳冠秋英、家乡山径、粉管盘、金孔雀、洹水玉女、赤兔等。详见下图匙瓣3、匙瓣4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蜂窝型菊花:舌状花多轮,短匙瓣,全花呈球形。瓣短小,近直伸,排列整齐,露出瓣口如铃口状。全形如蜂窝。主要品种有奉献、山城之光、乒乓菊、蜂窝菊、水晶球、红虎球等。详见下图匙瓣5、匙瓣6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莲座型菊花:舌状花匙瓣多轮,外轮长,内轮短,内抱呈莲座形。盘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外露或微露。主要品种有富士白、彩湖青阳、紫云光、赛旭桃、棉水映荷、黄莲羹、兼六鲜红等。详见下图匙瓣7、匙瓣8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卷散型菊花:舌状花多轮,多为狭长的匙瓣或狭长的平瓣,内轮卷曲,内抱或散抱,外轮长而飘垂,总为内卷外散。盛开时盘状花外露或微露。主要品种有四子春、白牡丹、紫凤牡丹、嫩竹玉笋、玉鹤起舞、等。详见下图匙瓣9、匙瓣10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匙球型菊花:舌状花匙瓣,间有平瓣,多轮,排列整齐,花瓣内曲,合抱呈球型或外轮下垂。盘状花稀小,盛开时不外露。主要品种有红球、日本黄球、越山白厚、粉白球、紫衣学士、春日剑山、粉白球、春雷等。详见下图匙瓣11、匙瓣12、匙瓣13、匙瓣14以及套题照片(精山宝来)。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上列的第七张照片富士白(匙瓣7)以及第十二张照片日本黄球(匙瓣12),毫无疑问是从日本引进的菊花变种。菊花,大约在唐朝期间由我国传至日本,之后,深受日本朝野欢迎;于是,日本皇室在使用的器具上镂刻了一枚由16瓣金黄色菊花花瓣组成的皇家徽记,后来,这徽记就演变成为日本的国徽。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
 

图片说明:日本的国徽(图片从新浪下载)。

在中国的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中,菊花是第一大科,下分30余属,含有品种3000多个。品种多,名称也多:从古代的“节花”算起,计有东篱、女华、晚艳、冷香、寿客、灵菊、金英、黄花、黄华、秋菊、陶菊、艺菊等十三个别称;其中节花、晚艳、冷香、寿客等名讳,最为古代的文人墨客所乐用。究其原因,大概是认为菊花具有孤清亮节、高雅傲霜的特征,能代表名士的气质与节操。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晚菊》一诗中云:“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这两句诗,便是此观点的代表作。

此外,这十四个名称中,其声调有平平(东篱、金英、黄花、黄华)、仄仄(晚艳、寿客、艺菊),平仄(灵菊、秋菊、陶菊)、仄平(菊花、节花、女华、冷香)等四种变化。这四种变化,使得骚人墨客在填写格律诗词时,能根据平仄的各种要求,获得多种选择;而所填写的菊花诗词,也因此则变得抑扬顿挫,韵味无穷。

古代诗人对菊花别名的釆用,秦之前多是用“秋菊”,如屈原、。晋之后,用得最多的,是“东篱”和“黄花”。例如,晋·陶渊明、唐·李白、唐·释皎然、宋·张孝祥、宋·史铸、宋·范成大、宋·李清照、宋·晏几道、宋·张滋、明·唐伯虎、清·郑板桥、清·陈鹤年等诗人,在诗词中提到菊花时,爱用“东篱;而南唐·李煜、宋·王安石、宋·李清照、宋·李纲、宋·陆游、元·张养浩、明·唐伯虎、明·戴进等诗人,在诗词中提到菊花时,则爱用“黄花”。

“东篱”和“黄花”,都是平声,而格律诗中,“二四六分明”,所以,这两个平声名称为多人所喜用,也就不足为奇。

 

201312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