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教学法
(2012-04-14 19:58:49)
标签:
青年教师成长学习教学教育 |
分类: 教学 |
“
题组教学法的全名是:“题组四步程序教学模式”,简称:“题组教学法”。
“题组教学法”包含两个要点:一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用题组来过渡;二是对题组运用“四步程序”(出示题组-探究展示-讨论辨析-点评小结)进行教学。
“题组教学法” 是一个“教学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程序”,是“教学有法”中的“法”,而不是“教无定法”中的“法”——前一个“法”指规律,后一个“法”指具体的操作方法。
“题组教学法”的教学原则是“引导-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相比,有本质上的不同。
“题组教学法”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它所能产生的教育功能远远优于传统的“讲授法”,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由于它有自己独特的“四步教学程序”,也就远远优于其它一些只有理念而没有具体操作程序的所谓“现代”教学法。也有一些教学法名为“题组教学”,实际上只是将同一类型的问题编在一起,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并没有我们这样的教学程序,所以与我们的“题组教学法”还是相距甚远。
二、“题组教学法”的来源:
“题组教学法”是本人从事漫长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所取得的一个科研成果;是本人通过2000多节听课评课活动,总结提炼出来的群众经验的结晶;也是新一轮课改工作的产物——一方面它是在新的课改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为落实课改精神服务的。
三、题组教学法的思想基础
“题组教学法”的重要观点有以下一些:
(一)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
(二)数学教育的功能主要有三个:一是知识的传授功能,二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功能,三是个性品质的形成功能。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
(三)对于怎样才能学好数学,题组教学法认为,数学是一门推理性学科,重在思维和领悟;数学也是一门技能性学科,重在动手;数学还是一门书面上的学问,它的传播不能离开视觉。
(四)题组教学法认为,影响数学教学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通行的讲授法(包括“满堂讲”、“满堂问”以及“边讲边问”)及人文精神的缺失。
讲授法有五大弊端:①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②不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③影响了学生对技能性知识的掌握。④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⑤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为什么讲授法有这么多弊端?“题组教学法”认为,这是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同步教学”。
所谓“同步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全体学生的思维都保持同一个步调,谁也不能超前,谁也不能落后。
题组教学法认为,“同步教学”只能是停留在形式上,学生的思维绝对不可能同步。尤其对数学教学来说更是这样:如果学生对老师前面讲的没有听懂的话,那么对后面讲的就更听不懂了。再好再权威的老师也不可能让所有学生对他讲的话都听得懂。搞“同步教学”的结果,既造成好学生的思维受限,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又使头脑转的慢一点的学生因“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而被大面积地甩掉,成为所谓的“学困生”。
“同步教学”现象的发掘,以及对它的分析、批判,是“题组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实施“题组教学法”的重要依据。
四、题组教学法的教学原则——引导探究
“引导-探究”,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这里,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探索者,发现者。中间用一条横线连接起来,表示师生之间紧密配合,互相交往,充分体现了教学工作的本质属性。
五、题组教学法的基本策略——题组教学
要实现“引导-探究”的教学原则,就必须实施新的教学策略——“题组教学”。
“题组教学”有两层意思,一是数学教学要以问题引路,围绕问题开展教学;二是要以每一组题为一个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否则就又会走上“同步教学”的老路)。一般一节课要处理四、五个题组。
当然这里存在一个编拟题组的问题。编拟题组的原则是围绕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构造达标阶梯。编拟题组的方法是一改、二分、三补。具体做法在这里不再详述。
编拟题组是一个需要老师们下点辛苦的工作,但实践证明,只要老师们肯于钻研,经过不长的时间,都会掌握,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
六、题组教学法的教学程序——“四步教学”
为了实施题组教学,就必须创设适应题组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题组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程序是:在“课题引入”以后,就进入“出示题组、探究展示、讨论辨析、点评小结”这四个步骤,并且对应每一组题使用一次四步程序。至于操作细节以及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题组教学法都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详尽的说明,在这里也不再多叙。
七、其它问题
“题组教学法”对其它一些问题也都作了阐述,这些问题包括:
1、题组教学法的学案和教案如何写,怎样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2、题组教学法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3、通过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
4、题组教学法的优点,以及它与传统讲授法的区别。
5、题组教学法落实过程中的难点,以及针对这些难点的对策。特别是为了让老师们尽快掌握题组教学法,本着“先形似,后神似”的原则制定的“题组教学法课堂教学评价表”等等。
由于文章篇幅所限,以上这些条款的内容也都不再详述。
八、“题组教学法”为课改所做出的贡献
(一)实现了班级授课制下的“分层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减小了学习成绩的“两级分化”。
“分层教学”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无数的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过,然而多数均以无果而终。在题组教学法中,这个问题得以迎刃而解。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编拟的每一组题,都是围绕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旧知到新知逐步过渡,还有为“学有余力”的学生专门设置的难题,以解决他们“吃不饱”的问题。即每一组题目中,都有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这样,在课堂上,全体学生快者快做,慢者慢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人人都有事干。在用“题组教学法”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干与教学无关的事情的,一节课下来,人人都能进步。这是其它教学很难实现的。
(二)切实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喊了多年,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根本谈不上什么“主体”。而“题组教学法” 明确、具体地规定了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职责:教师要命题,要指导学生解题,要组织学生展示解题的结果和进行讨论辨析,还要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这样,课堂的进程完全掌控在教师的手中,真正地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要亲自参与解题、展示,参与辨析正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发言机会,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想法和意见。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论老师提示、指导到什么程度,但最后问题的解决,还是要由学生亲自去完成,教师绝不包办代替。这样,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题组教学法”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优点,本文也不再详述。
九、“题组教学法”中的四步教学程序,是专门针对中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研制的,不一定适用于其它学科。但“题组教学法”的教学原则——“引导-探究”式教学,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