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今天的方格中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2018-06-05 14:56:46)
标签:
杂谈深圳睿思创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 |
相信很多小伙伴会有看书的习惯,是不是有那么一本书是你爱不释手的呢?或者有没有那么一本书是你在悠闲的午后、闲暇的时间会随时翻出来细细品读的?相信很多人内心已经有答案了。
对于我来说,有一本书一直放在我的床头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我喜欢在睡前细细研读其中的任何一篇,然后合上书,回味这篇文章的内容,再从自己的脑海里搜索任何一点与这篇文章有关的事件,对号入座。这本书就是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人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驾驭自我。可以说这是一门难得的处世哲学,处处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你可以从中窥探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可以从中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
这是一本具有启发意义的书,它从自我成长为出发点,通过人际关系、家庭关系、自我发展等维度,以具体事例阐述处世哲学,于细微之处窥见人生真理。直接从各个细节剖析人性的弱点,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战胜弱点,掌握人生主动权。
书中有一个篇章给我很深的感触,就是平安快乐的要诀中《活在今天的方格中》。生活与工作中,难免有大大小小的烦心事萦绕在你心中,比如说,你可能一边修改报告一边在想,主管怎么今天生这么大的气?是不是我的报告写得很不好?但是以前的他不是这样的……然后你就开始胡思乱想,导致工作效率变低,更为糟糕的是,你的忧虑并不能为你的报告增光添彩,相反,你的报告想得到主管的一个满意的评价,就很有难度了。这就是忧虑造成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会让你不断活在昨日的焦虑与不安中,忘却今日要走的路。
文中引用了三句名言高度概括了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活在今天的方格中。第一句是诺曼文森特皮尔说的“你所认为的,并非真正的你,反倒是你怎么想,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听起来很深奥,我们不妨用另外一句简洁明了的话来概述就是“思想决定人生”。人的思想真的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吗?其实是有的。人的行为是靠思想来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每件事情都是环环相扣。如果你的思想是快乐的,那么你当然就是快乐的,如果你的脑海里充满了忧愁,那再好吃的甜品也无法让你心情甜起来。就好比最简单的例子,你的手里剩下半杯水了,你会用什么心情来看待这半杯水呢?是哀愁的说“我只剩下半杯水了”还是高兴的说“我还有半杯水,总比没有好”呢?相信聪明的小伙伴会选择后者,因为你的思想决定了你的心情,你的心情影响你的行为,你的行为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正值毕业季,刚踏出校门的学生朋友一定在思考这些问题“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该如何成为我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不管怎样,先确定你的思想,再让你的思想引领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有了思想,没有行动也是徒劳,而不一样的行动给人带来的感觉会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第二句名言就是“行动似乎跟着感觉走,其实行动与感觉是并行的,多以意志控制行动,也就能间接控制感觉。”其实,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这句话,就是用积极的行动来改变你的情绪。就像在一个炎热的午后,让你走在火辣辣的柏油路上,没有遮阳伞,没有树荫,你会是怎样的感觉?一定很烦躁吧!如果这时要你保持愉悦的心情,并且立刻情绪高涨,很难做到吧?也就是说,我们很难一下决心,就能立即改变情绪,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感觉。你特别烦躁的情况下,要立刻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变得开心,那么你可以在街边的商店买一支冰激凌,用清凉来缓解难耐的酷暑,是不是心情就会好很多?所以,你完全可以用你的意志来引导你的行动,进而让你的行动改变你的情绪。
第三句名言就是“只要将一个人内心的态度由恐惧转为奋斗,就能克服任何障碍。”这点可以说更多的体现在自我的力量这方面,我们完全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克服自己的恐惧,因为,只要我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就能控制自己的反应。这点我是深有感触的。咨询行业是一个富有活力的行业,需要你拥有一种学习的心态、保持一份敏锐的触觉,以及超强的抗压能力。当我每次接受新的挑战时,内心的第一感受除了新鲜感,一定少不了压力和焦虑。我也尝试过一直保持焦虑的状态下所做的工作成果是什么样的,可想而知是不如愿的,一方面焦虑让我失去处理眼前事情的方向,另一方面让我失去处理好眼前事情的信心,方向迷失,信心缺失,试问还能做好吗?后来一遇到新的挑战,我都会给自己非常强烈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可以”,“我以前接受过那么多高难度的挑战,都顺利走过来了,眼前这件事不算什么的,一定能行!”还别说,这种内心的态度达到的效果就是让我心定下来,转而努力寻求方法解决。
所以说我们不能一直活在忧愁、烦躁和焦虑中,而应该活在当下,活在今天,告诉自己“我要很开心”、“我要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我要无所畏惧”,积极投入今天,为明天准备,那么你一定能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