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是怎样影响孩子人格的建立?
(2014-04-16 11:26:18)
标签:
心灵教育育儿家庭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 |
亲子关系是怎样影响孩子人格的建立?
有位家长问我,“为什么她们小区里有个孩子特别具有攻击性,对每个与他一起玩耍的孩子都怀有敌意?”现在院子里的家长和小朋友们都躲着他,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孩子伤害到,越是这样做,这个孩子的敌意就越强。
究竟为什么这个孩子具有如此攻击性呢?仔细观察这个孩子的父母,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是那种说一不二的人,极具权威感。孩子在家长面前必须无任何条件地服从,就是这样一种心态,让孩子那颗原本自由自在的心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以至于扭曲,导致这个孩子看到别的孩子那么无忧无虑地自由活动时,充满敌意。
无独有偶的是,另一位家长说,她孩子的幼儿园里有个孩子胆子极小,孩子们一起玩耍时,她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出来,小朋友们叫她过来一起玩耍,她会害怕的躲的更远,如果幼儿园的老师过来叫她,声音稍微大点,这个小女孩就会被吓哭。
这个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了解她的父母和家人便可找到问题的症结。这个小女孩的父母极端暴力,说话粗声大气,解决问题简单粗暴,一不顺心就动手,孩子在这种危险的家庭环境下长大,自然学会一件事,那就是躲,尽量减少与人的往来,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知道只有躲起来才不会挨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人格特征。
从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不同的亲子关系造就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征。而在孩子的人格形成中,父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如果父母是那种温和、民族的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很客观,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形成独立、有主见、谦和、明理和善解人意的人格特征。
如果父母是那种溺爱型的人,事事顺着孩子,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形成脆弱、不抗压、无担当、知难就退的人格特征。
如果父母是那种绝对权威型的人,孩子必须事事服从,没有辩解的余地,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形成两种极端的人格特征,要么很依赖、服从,完全没有自己的个性,要么就是叛逆、敌意、攻击性和强制性等人格特征。
如果父母是那种暴力型的父母,凡事用武力和咆哮来解决,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形成胆怯、懦弱、自卑等人格特征。
如果父母是那种少言寡语的类型,在家里彼此之间话语很少,互动关系平淡如水,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形成消极、冷漠、缺乏同情心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