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心灵教育家庭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 |
您正在扼杀自己的孩子吗?
——谈家长好心做坏事的教育方法
http://s15/mw690/9dd51b29gdf55fc815e1e&690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些教育理念看似为孩子好,实质是正在扼杀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天赋。
父母们都抱着一种望子成龙的心态积极行动,结果却把您的孩子一点点变成了一条懦弱、慵懒、无所事事的蛀虫。每当这种事情发生后,家长们惊呼为什么会这样?我为了培养孩子都操碎了心,事事帮着他做,结果他却一事无成?这个不争气的孩子,气死我了!。。。。。。
这样的埋怨常常从家长们的口中听到,究竟是为什么他们耗尽所有培养出来的孩子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些家长所运用的教育理念大有问题,他们怀着一颗好心却为孩子做了件坏事,家长们全然不知,他们正在扼杀自己的孩子!
扼杀孩子错误的教育方法:
一、
这条教育理念不适合所有的年龄段的孩子,只适合16岁以上的孩子。
什么是朋友?就是事事平等相待,而幼小的孩子连独立生存能力都不具备,就别提拥有自己的世界观了,所以看问题,做决定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刻如果家长与孩子做朋友,后果可想而知。如果家长真这样做了,那么他们就是一个很不合格的家长。在孩子成长时期,家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起一个引导、唤醒和激励的作用,而不是被孩子所左右。
当然家长也不能无视孩子的意见,家长要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民主的理顺孩子的心态,引导孩子积极、健康地发展。
二、重在参与
这条教育理念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只适合那些极度要强、争强好胜的孩子。
这个世界之所以能够正常的运转,就在于有一定的竞争机制存在。是竞争让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是竞争让社会资源自发且合理的分配。生物界从亘古以来就存在着竞争,所以我们既然生活在竞争的社会,当然要教给孩子竞争的意识。
只要您的孩子处事方式正常,那么您就应该给孩子引进竞争的意识,让孩子明白要想生活的幸福必须做事情要比别人好,竞争的理念根植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非重在参与。
当然,对于极度要强的孩子,为了平衡他们这种极端的个性,可以教育孩子重在参与这样一种平和的心态。
三、替孩子做选择
这条教育理念不适合任何孩子。
很多家长美其名曰:我必须替孩子做选择,否则耽误了孩子。。。否则他偷懒。。。;这些书太难了,我孩子还看不懂。。。;这些内容太简单了,我孩子不用学。。。。。。
替孩子做选择的父母以为他们帮了孩子的大忙,其实质是他们正在废掉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一个孩子内在的动力没有了,父母还指望孩子今后能有什么大的出息?
四、为孩子确定未来、设定喜好
这是家长直接扼杀孩子享受美好人生的重大错举。
这些自以为是的家长们往往喜欢振振有词地说:“我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好。。。他将来会感谢我的。。。将来学画画没前途还是学钢琴吧。。。疯疯癫癫地在山上瞎逛我孩子没有兴趣。。。”
以上家长们的这些好心的行为直接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幸福感,看看今天我们的父母占了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