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班级精神:
共同愿景:
像毛虫一样不断汲取生命的养料,始终朝向伟大的知识;像毛虫一样勇敢乐观、自立自强,最终换得破茧成蝶的美丽!
班徽:
班徽寓意:
班诗:
教室故事
这间教室里快乐成长。就这样,在我和孩子们前行的路上,留下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开学后的第2周,那一天是星期一,晨诵时间,我带着孩子们开始诵读我们的班诗《我是一只毛毛虫》,“我梦想快点变成一只蝴蝶,不管会付出多大代价,我都会向着明亮那方,不断前行……”
当孩子们纯净的声音充满教室,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启。
“月光下,一粒小小的卵躺在树叶上……”我把画面定格了。我指着高怡佳,很神秘地说:“你知道吗?那就是你!”然后对陈嘉伟说:“你知道吗?那就是你。”我指着一个又一个的孩子说:“你知道吗?那就是你!是你!是你……是你们。”孩子们不由地笑了,都疑惑地说:“怎么会是我们呢?”我说:“是你们,就是你们,你们还很饿呢!”
孩子们更觉得奇怪了。我停了片刻,指着头说:“你们是神奇的毛毛虫,你们不是肚子饿,你们是这里饿。毛毛虫饿了吃梨子、苹果,你们饿了,吃什么呢?”过了一会儿,有孩子说:“是书。”我一边讲一边出示语文书、数学书、《小猪变形记》《花格子大象艾玛》《小猪唏哩呼噜》……“你们真的把书吃下去吗?”我继续问。孩子们摇着头笑了,“是看书。”有几个孩子喊起来。
故事接着讲:“你们这些毛毛虫吃了很多很多的书,然后,你们也慢慢变出翅膀……以后慢慢长大,翅膀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美,你们也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接着,我就出示了很多有成就的人的图片,对孩子们说:“这些人原来就像你们一样,是一条条毛毛虫,他们不断地努力学习,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就像蝴蝶一样美丽,你们想成为那样的人吗?”孩子们纷纷点头。
看着那一张张稚气的脸,我暗暗地想:但愿那一粒“毛毛虫变蝴蝶”的小种子,就这样种在孩子们的生命里……
那天中午,孩子们刚刚结束了午睡。我让他们稍稍休息后,便放慢语速,故作神秘地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 这时,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眼睛开始放光,脸上开始出现笑容。“这个故事到底是讲什么的呢?我们一起用眼睛来看, 用耳朵来听。”我打开ppt《艾玛打雪仗》,封面上一身大花格子的大象格外与众不同、引人注目。我对孩子们说:“下雪啦,下雪啦!怕冷的大象们头一回打起了雪仗。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呢?”孩子们齐声说:“想!”于是,故事正式开始了,我带着孩子们进入到了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孩子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第一次这么安静、这么投入,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欢呼雀跃。
刚入学的孩子是那样的天真烂漫,他们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快乐和幻想。看着他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我想:我要给孩子们开辟一片蔚蓝色的天空,让他们在蓝蓝的天空下,在青青的草地上自由地张开双臂奔跑。
恰好,我们的阅读课程是“读写绘演”,我想:阅读,我们每天都在给孩子读故事,写绘的话,肯定要让家长共同参与,而且每一次都要做到: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一年级刚刚起步,步子应该放慢一点,不要一下子把家长和孩子吓坏。
有了这些思考,我们开始了第一次的日记画:吹泡泡,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上面有4条要求:1.星期天,家长带孩子到空地上吹泡泡。2.在上面的方框里画一画吹泡泡师的情景。3.家长可以先问:你是怎么吹泡泡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后来怎么消失的?然后让孩子把吹泡泡的过程完整地说出来,家长记录,写在横线上。
当我把孩子们的日记画收上来,一张张欣赏过后,发现每一个孩子都能完成日记画,但是质量上差距很大。尽管这样,我还是暗暗对自己说:“没关系,第一次嘛,能完成就不错了。”
欣赏着孩子们一张张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有时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江炜豪的作业纸上画着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妈妈和孩子在手牵着手吹泡泡,泡泡五颜六色,随风飘扬……他的文字更是优美:吃过午饭,我和妈妈一起手拉着手,来到草地上吹泡泡。我先把瓶盖拧开,然后把连在瓶盖上的小棒拿出,放在嘴边,轻轻一吹,就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泡泡从圆孔中一群群地飞出来。我抬头一看,泡泡们有的飞得像楼房一样高,有的正慢慢地飞着,还有的突然就不见了。走近看,它们不但透明,还能像镜子一样照出四周的风景呢!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显得格外耀眼,就像一个个飘落的水晶球。原来,泡泡也能这样神奇呀!
施嘉文的作业纸上画着蓝蓝的天空下,几只小鸟在飞来飞去,碧绿的草地上,一个穿裙子的小姑娘正在吹泡泡。她的记录更是充满趣味:我打开瓶盖,用力一吹,里面的泡泡就像排好了队,一个接着一个地跑出来,有大有小,很可爱。它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漂亮。我想用手去抓它们,可刚碰到我的小手,就听到很轻很轻的“噗”的一声,就消失了。吹泡泡真好玩!
……
我仔细地读完每一份作业后,挑选最优秀的作业在班级中展示,欣赏着同伴的优作,孩子们快乐地笑着。
于是,在我们读完了绘本《我爸爸》后,有了第二次的日记画:我爸爸。可能是由于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大部分孩子比前一次有进步。画出来的爸爸真是个有特点:有的带着厨师帽,显然是个厨师;有的爬在凳上正在换灯管,十足的一个能人;有的手拿洒水壶在浇花,一看就是个养花能手……读着一行行文字,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爱。
5.演绎故事 ,张扬独特个性
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更加喜爱阅读呢?我想:一年级孩子看的大多数是故事性很强的童话、寓言故事,很适合编排课本剧,即使有些短小的古诗、儿歌,看似简单,经过创造性地联想,也能编排出生动有趣的课本剧。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决定开始和孩子一起排演课本剧,希望能满足他们的表演欲望,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看着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那条小路上蹒跚而行,和他们一起走进多彩的世界,相信一路走来,风景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