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山 东 省“十一五” 重 点 课 题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申报书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 |
单英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 年月 |
1967.5 |
||||
行政职务 |
教导处副主任 |
专业技术 职务 |
中学高级 教师 |
研究 专长 |
教学实践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
“十五”课题完成情况 |
2006年省二等奖 |
||||||
工作单位 |
日照港中学 |
联系电话 |
8381183 |
|
Shanying5079@ 126.com |
||||||
通讯地址 |
日照港中学 |
邮政 编码 |
276826 |
||||||||
课题组主要成员 ︵不 含 主 持 人 ︶ |
姓名 |
专业技 术职务 |
工作单位 |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
||||||
马峰 秦玉峰 贺同柱 林静 秦绪珍 张静 张学美 高为周 付娜 张守彩 刘佳 秦萍 贾红燕 张瑜 |
中教高级教师 中教高级教师 中教一级教师 中教一级教师 中教高级教师 中教高级教师 中教高级教师 中教高级教师 中教高级教师 中教高级教师 |
日 照 港 中 学 |
|
教学案例、论文 论文、典型课例、教学案例 论文、典型课例、教学案例 论文、典型课例、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论文、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论文、教学案例 论文、典型课例、教学案例 论文、典型课例、教学案例 论文、典型课例、教学案例 论文、典型课例 典型课例、教学案例 典型课例、教学案例 典型课例、教学案例 论文、典型课例、教学案例 |
|||||||
课题主持人“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教育科研情况 |
|||||
主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级别及完成情况 |
2001.12 课题“实验教学中教学行为转变的研究”由山东省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批准立项,2006.5结题并获省二等奖。 |
||||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论 著 |
论文或论著名称 |
发表报刊及日期 |
出版部门 |
合作人 |
|
“分子动理论与物体内能”的理解与应用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2.12 |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
郑玉峰 |
||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
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 |
红旗出版社 |
|
||
饮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
中学生物理报 |
山东省教研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
课题界定:过程环节的优化与组合 1.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改变传统的注入式结构,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知识能力同步发展的现代教学新特点。 2.符合新课程所强调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自主、合作、探究,“五环节”学习课堂教学结构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3.合理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五环节”学习课堂教学程序,每一步都是可以控制的,它们是互相配合,可以调节的。 “五环节”学习课堂,教学信息量大,学生不但从书本、同学、老师那里获取知识信息,同时自己也向外部传播信息,信息流量大,效率高,改变了过去那种师生“一对一”,容量小、效率低的旧程式。 |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任务转移到学生一边,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以“学案”为载体,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内容,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实施“自主、互助、反思、练习、补偿”的“五环节”教学模式。遵循“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先思后教,先自主后合作,跟踪监测、当堂达标”的教学原则。 |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
以“自主性学习、互助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练习性学习、补偿性学习”为结构框架的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改变现实课堂教学中自主性不够,结构松散、零乱,效率低下,反馈矫正不及时等问题,形成有利于发挥自主、互助、反思、练习、补偿等关键性学习环节作用的学习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
1.实验准备阶段(2008年6月~2008年9月) 研究内容:课题组成立,完成实验方案,开题报告及实验计划,培训实验教师,启动实验研究。 2.开题研究阶段(2008年9月~2009年9月)根据实验方案,开展点上的实验研究。 研究内容:确定研究对象,选择课题班,合理分工,明确任务,进行研究。负责人:单英 3.阶段性总结、推广阶段(2009年9月~2010年12月)
对点上的实验进行总结,将经验在全校推广应用; 4.实验总结、结题阶段
研究内容:按实验方案具体要求,进行资料整理,成果收集,完成实验报告和论文撰写及成果汇编,并做好课题的结题与鉴定工作。 |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
1、学习观察法。 2、教育调查法。 3、行动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
我校作为市直重点初中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每个教室都配备电脑、屏幕,学术研究风气浓厚,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开展教研条件较好;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学术研究上给每一位教师提高优越的物质条件,并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各种教研活动的开展; 本课题组由一位业务校长、教导处主任、副主任,教研组长等组成。其中山东省教学能手1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级骨干教师7名,他们从事多年的初中教学,而且都是各学科的骨干力量,经验丰富,成绩突出,在近几年曾先后多次在国家、省级、市级刊物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也曾多次获得县、市、省论文、课件比赛一、二、三等奖,能够熟练地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辅助教学,为本课题的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与可能。 |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
课例、教学案例、课件、论文 |
8、学校承诺 |
严格按照省市两级课题组要求,在师资、教学设施、活动经费等提供保障,保证课题顺利开展。
|
三、评审意见
1、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
2、县(市、区)教研部门评审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
3、市总课题组评审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