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理论》:时间简史,人生理论

标签:
影评万物理论 |
少年霍金的故事不是所有人都了解,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他有过妻子,甚至还有儿女。《万物理论》将著有《时间简史》的霍金的少年时代搬上银幕,改编自霍金的妻子Jane
霍金的扮演者是埃迪·雷德梅恩,毕业于剑桥三一学院大学的他,可谓是学霸级的人物存在。有意思的是,霍金曾就读于剑桥大学。我们比较熟知的2012年由汤姆·霍伯导演的《悲惨世界》中,雷德梅恩饰演共和派青年马瑞斯,这一人物在影片中仅仅是一个小角色,完全没有核心人物安妮·海瑟薇与休·杰克曼来得重要。不过,其演技在这部戏中已经初见端倪。很多观众对他脸上明显的雀斑记忆深刻,给了他一个有趣的名字“小雀斑”。
《万物理论》中,雷德梅恩挑大梁出演男主角霍金,算得上是“小雀斑”的代表作品。挑大梁的他要将从霍金初见运动神经元病到其发表《时间简史》后的传奇故事表演出来,这一巨大的挑战,不仅需要其深刻体会霍金所受到的身体与精神上的痛苦,而且需要在内心细节上进行把握。肢体协调性的处理、说法方式的语调改变以及脸部僵化的表演,对于不少演员来说都是挑战。然而,在这部电影中,雷德梅恩可谓奉献了一次精彩绝伦的演出,不仅形神兼备(外在化妆),而且在身体表演上极尽接近霍金本尊,可以说,如果霍金本人看完此片,都会被其表演深深折服。
奥斯卡颁奖季中,埃迪·雷德梅恩已经将极为重要的几个最佳男主角奖项收入囊中,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与美国演员工会奖这两大指标性奖项的肯定,为其在奥斯卡的征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今年对于男女演员热门的提名中,朱利安·摩尔在《依然爱丽丝》中的阿尔兹海默症的大学语言学教授,与这部影片中渐进性运动神经元病的科学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同样是扮演世界上几乎难以治愈的人体疾病的患者,同样是来自真人真事的诠释。这种类传记的电影,本身就是奥斯卡最喜欢的题材,诸如往届中饰演《林肯》的丹尼尔·戴·刘易斯、《铁娘子》的梅丽尔·斯特里普,这类的影片对于人物的表演发挥空间极大,尤其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在形神、肢体之上加上演员对于角色本身的思考能够拉近自己与角色本身的距离,也能够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人物的处理只要不是有所出入,就非常讨巧。对于新演员出演真实原型的角色,本身就有极大的冒险精神。
导演詹姆斯·马什一直致力于纪录片的拍摄,对于这类人物传记片的把握,导演用了类似于纪录片的方式进行故事安排,以致于真实还原霍金的一生。在1994年,他执导的《Troubleman》展现了著名灵歌唱匠Marvin
《万物理论》着力描写的是霍金与妻子简·王尔德的爱情故事,将爱情与宇宙、时间等硬理论相互结合,并且不失温情地传达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爱情与亲情。无论是对感情的表现,还是对人生故事的叙事,影片的细节上对时代背景的变化与人物服饰上的转变,导演极力还原一个真实的霍金。抛弃所有那些容易煽情的元素,仅仅在影片最后的时光倒流处理,让影片的主题思想升华。影片传达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才是最值得动容的地方。
(影评原创,转载请注明,否则后果自负,联系zhanglulu20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