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业企业竞争力深度分析
(2025-01-10 10:42:46)
高股息,依然是避风港。
一、行业内竞争能力。
在煤炭产销量规模方面,陕西煤业2023年产量1.6亿吨、自产煤销量1.6亿吨居第2位,仅次于中国神华(产量3.2亿吨,自产煤销量3.3亿吨),超过中煤能源(产量1.3亿吨,销量1.3亿吨)等企业。
除了丰富的资源储量,陕西煤业还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由于具备成本优势,陕西煤业展现出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2021到2023年,陕西煤业毛利率维持在36%以上(分别为36.84%、44.99%、37.86%)。2024年上半年,陕西煤业毛利率为35.26%,高于中国神华毛利率32.89%,远超过中煤能源毛利率26.02%。 凭借资源、成本、盈利能力等6优势,陕西煤业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较强。
说完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能力,我们再来看一下供方和买方的议价能力,也就是公司与上下游的关系。
二、买方的议价能力。上游方面,陕西煤业自身在煤炭生产方面就是重要的供应商。从原材料角度来看,并无传统意义上的上游供应商,其供应商主要为设备供应商。 鉴于煤矿设备制造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供应商数量众多,所以在设备采购方面,陕西煤业等煤炭企业具备一定的议价优势。
陕西煤业: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34.675亿元,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176亿元,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占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比例为507.64%,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中国神华::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和票据183.26亿元,应付账款和票据342.15亿元,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占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比例为186.70%,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三、供方(卖方)的议价能力。下游方面,煤炭的主要购买方涵盖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的企业。其中,电力行业是煤炭的最大消费领域。 煤炭的主要购买方涵盖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的企业。其中,电力行业是煤炭的最大消费领域,大型发电企业对煤炭的采购量庞大,因而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然而,陕西煤业能够通过签订长期协议(长协)的方式,提前确定煤炭交易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从陕西煤业的往来款项上,可以进一步印证公司的议价能力。
陕西煤业: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预付账款71.486亿元,预收账款(合同负债)153亿元,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占预付账款的比例为214.03%,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中国神华::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预付账款74亿元,预收账款(合同负债)51.61亿元,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占预付账款的比例为69.74%,表明公司的议价能力弱于陕西煤业。
四、新进入者的威胁。
1.资金壁垒。煤炭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煤矿建设等方面,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实现成本效益。这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构成了较高的资金门槛。 陕西煤业、中煤能源等公司,每年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等的资本开支,长期保持在100亿元的水平,中国神华更是长期超过200亿元。这说明煤炭行业对于资金规模要求较高。
2.资质壁垒。煤炭资源的开采需要获得相应的授权。新进入者在获取煤炭资源方面面临较大难度,这极大地限制了其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
3.技术壁垒。煤炭的开采和洗选,需要掌握专业技术和经验,涵盖地质勘探、煤炭加工等多个领域。新进入者在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方面往往面临诸多挑战。 此外,现有煤炭企业为了保护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利益,可能会对新进入者采取降价、限制供应等措施,这进一步加大了新进入者的进入难度。 煤炭行业较高的进入壁垒使得新进入者面临诸多困难,从而降低了新进入者带来的威胁。
五、替代品的威胁。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新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增长尤为显著。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7亿千瓦,同比增长48.3%,显示出太阳能发电在新能源发电中的领先地位;风电装机容量约4.8亿千瓦,同比增长19.8%,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将进一步对以陕西煤业为代表的煤炭企业构成威胁。
最后总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