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了解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原理。
2.掌握常用的标定EDTA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EDTA常因吸附水分和其中含有少量杂质而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只能间接法配制。
2.标定: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Ca2+ +
Y4- ===
CaY2-
pH>12,HInd2- + Ca2+ ===
CaInd- +
H+
蓝色
酒红色
CaInd- + Y4-
=== CaY2- +
I
nd3-
酒红色
蓝色
铬黑T为指示剂,酒红色→纯蓝色
三、实验步骤
l.
0.01mol·L-1EDTA溶液的配制
用烧杯在粗天平上称取约
2.0g固体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500m水中(可温热溶解),充分摇匀。
2.
0.01mol·L-1EDTA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以差减法准确称取0.25-0.30gCaCO3
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处往烧杯中滴加5ml(1+1)HCl溶液,加热使CaCO3
全部溶解,并用水冲洗表面皿。冷却后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摇匀。
移取上述溶液25.00ml,加1d甲基红,用氨水中和CaCO3 溶液中的HCl,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即可,加20ml水,加5.00ml
Mg-EDTA,加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加3d铬黑T指示剂,立即用EDTA滴定。酒红色至紫蓝色即为终点,记VEDTA,平行3份。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
1.CEDTA
五、思考题
1.为什么要使用两种指示剂分别标定EDTA?
答:因为络合滴定中,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酸度范围不同,如Ca2+,Mg2+要在碱性范围内,而Zn2+,Ni2+,Cu2+等要在酸性范围内。故要根据不同的酸度范围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指示剂,从而在标定EDTA时,使用相应的指示剂,可以消除基底效应,减小误差。
2.在中和标准物质中的HCl时,能否用酚酞取代甲基红,为什么?
答:不能用酚酞取代甲基红,氨水中和盐酸,产物NH4Cl是强酸弱碱盐,呈弱酸性,而酚酞是碱性指示剂,故不能用酚酞作指示剂,而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4.4-6.2,可以用来做指示剂
3.阐述Mg2+-EDTA能够提高终点敏锐度的原理。
答:铬黑T与Mg2+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显色很灵敏,但与Ca2+形成的络合物不稳定,显色灵敏度低,为此在pH=10的溶液中用EDRA滴定Ca2+时,常于溶液中先加入少量MgY,使之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Mg2+:置换出的Mg2+与铬黑T显出很深的红色:
Mg2++EBT=Mg-EBT(红色),但EDTA与Ca2+的络合能力比Mg2+强,滴定时,EDTA先与Ca2+络合,当达到终点时,EDTA夺取Mg-EBT中的Mg2+,形成MgY,
Y+Mg-EBT=MgY+EBT (蓝色) 游离出的指示剂显蓝色,变色很明显,在这里,滴定前的MgY与最后生成的MgY物质的量相等,故不影响滴定结果。
4.滴定为什么要在缓冲溶液中进行?如果没有缓冲溶液存在,将会导致什么现象发生?
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定。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六、注意事项
1.EDTA-2Na·2H2O 在水中溶解较慢,可加热使溶解或放置过夜。
2.贮存 EDTA 溶液应选用硬质玻璃瓶,最好是长期贮存 EDTA 溶液的瓶子,以免 EDTA
与玻璃中的金属离子作用。如用聚乙烯瓶贮存则更好。
3.注意溶液pH 值对配位滴定的影响
。
4.铬黑 T
指示剂的用量不可太大,否则影响终点的判断。
5.加入氨试剂时要慢慢加入,仔细观察白色混浊的出现,不可加过量,否则
pH
值过大终点不明显。
|